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一零三八多余的动作@365

(2025-01-03 18:22:45)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5年元月3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晴 -15~-9。

也许考核可以换一个角度,用另一套指标体系,比如上级考核下级要把重点放在解决问题上,可以考虑设定问题指标,考核下级发现问题的能力、数量,解决问题的能力、方式方法工具、效果,我们要体现问题导向那么就应该在检查考核中紧紧扭住问题这个关键,把问题的发现、解决的过程和结果作为考核的重点,这样做可以将解决实际问题的导向传递到各级政府和部门,指导下级的工作,也让上级对于下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心中有数,抓住了工作的重点,上级对于下级的管理重点是帮助下级解决实际问题,督促、帮助下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对于下级工作的指导,我们现在的考核和检查主要是评价下级工作,设定指标都以正面评价指标为主,问题和困难就是扣分项目,就是决定工作好坏的反向指标,形成了一种局面,下级应付上级,报喜不报忧,掩盖问题回避矛盾,不让上级看到问题和困难,甚至上下级之间相互对立、相互防备的心态,基层村组织每当上级来检查考核的时候都是与鬼子进村的防护手段一样,各个村之间、被考核村的上级乡镇相互通风报信,检查组、考核组从哪里出发了,向那个路口走了,要注意什么,什么不能出现,怎么防备,等等,如临大敌,打探消息的,掩盖现实问题的,防止上访闹事的,重点人员、重点地点、重点事项、重要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不能出现,都有专人负责,不能给考核检查抹黑,一旦出现就彻底爆仓,被拉黑了,所以上上下下都是掩饰,都是一路高歌,都是形势一片大好,一致的都是应付上级欺骗上级,因为我们的考核检查都是为了把责任落实到人,采取的方式就是追责,追责就要把问题归罪于某个单位、某个具体的人,就要处理干部,纪律处分、法律法规处罚等等,关系个人升迁、个人前途,那么各个单位、各个个人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掩盖问题,把问题掩藏不露,平时里的问题在检查考核的这段时间没有发现也就没有问题,基层单位普遍一致的这样的目标让检查考核很难发现问题,除了检查考核组的几个人其他的接触的都是天罗地网,提前准备好,用一切掩饰的手段,用各种的防范防护措施,检查考核的这么一点时间一点力量怎么对付得了这些长期准备的层层的包围圈呢,可想而知考核检查组基本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是基本走过场而已,发现深层次问题都是偶然或者漏网之鱼,所以考核检查组能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被考核检查的单位想让考核检查组看到的听到的,其他的基本看不到听不到,基本处于信息封锁的状态,为了发现问题检查考核组采取了一些办法,比如随机选取被考核检查的对象,这样可以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大多时候都会被内部人泄露出去,给随机挑出来的考核单位准备时间,另外即便是随机也在一定范围,前期都有准备,加上考核检查组成员都是体制内的各个部门的同事、同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考核检查前后都通过各种方式有过联系,很多时候检查考核是相互的关系,你考核检查他,他检查考核你,这样的相互交叉检查考核,相互之间基本都是互相关照的,实际上很多的检查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迎接上级考核检查而进行的提前准备的一部分,演练一下,彩排一下,这两年开始的不打招呼不提前安排的四不两直检查考核,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用陪同接待,不听汇报,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避免被检查单位提前准备,掩盖真实情况,保持检查的突然性和真实性,不依赖被检查单位的口头会在书面汇报来了解情况,而是直接通过现场观察和调查获取信息,减少干扰和影响,直接深入生产第一线,接触基层员工和实际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是为了把问题找出来,做到客观公正,但是这么做本身是有些困难的,财务规定不发通知就下不去,报销不了差率费,下面不接到通知不能配合检查,没有陪同人员根本无法到基层一线,找不到地方,时间紧任务重,大量时间会浪费在找人联络上,所以各地各部门执行过程中也都打折扣,变通的方式执行,所以我觉得现在的减负是正确的减少基层负担的措施,首当其冲的是减少各类检查考核,至少砍掉80%的考核项目,只保留一小部分必要的考核检查项目,检查考核的方式和指标体系应该适当调整,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不是为了追责,不是为了处理人,要让被检查考核的单位个人勇于发现问题,敢于陈然错误,要根本上解决发现的问题,这需要顶层设计的变化,需要环境的调节,需要氛围的形成,问题的发现首先是处于第一线的基层单位、当事人,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能力的体现,而不是掩盖问题害怕担心问题的态度和做法。前不久参加一个迎检的培训会,聆听主要领导的工作安排动员讲话,除了一般性的要求之外,最后强调了一点,迎检要实事求是,对于问题不要回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却是要在上报材料里面反映的也要如实汇报,今后工作中加强整改,在我看来领导的迎检的动员讲话能讲到实事求是的原则,要求大家不要回避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了,迎检的第一原则就是要实事求是,如实地把真实情况展现给上级,也通过迎检梳理发现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迎检要争取好成绩,但成绩是干出来的,一年的工作成绩和问题已然在那里了,回避不了抹杀不了,所以总结也好、考核也好、迎检也好不过是一个全年工作的环节,木已成舟,检查和迎检改变不了前面的工作,把真实的情况反映上来就好,为何要千方百计地去掩饰什么,夸张什么,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多余的动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