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一零二一是耐心是毅力是定力@365
(2024-12-20 18:57:14)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晴
-19~-10。
一
冬季农业生产基本停滞,除了广义上的畜牧业之外农民都处于休业状态,而主管部门的工作似乎还要忙碌一些,涉农的事务并没有相应的减少,显而易见管理部门与农时的脱节现象表明,具体的农业事项与部门的工作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倒是农忙的春耕、三夏、三秋时节并不是农业部门最忙碌的时间,未雨绸缪也好、不干扰农民生活生产也好、基层减负也好,这些措施的背后都免不了农业管理部门与具体三农事务问题的隔绝,换句话说就是这么庞大的管理部门与三农的结合并不是那么紧密,并没有直接面对三农实际、面对三农问题、面对三农一线,近期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和厅局长会议的精神又开始将三农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农民增收上来,这与前些年的提法开始一致起来,这多少有些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这又牵涉到一个重要课题,农业农村部门的职能所在,核心业务是什么,任务是哪些,历史变迁、机构改革、形势任务都是影响这个结论的根本因素,一般意义上讲只要是三农范围的事务、只要是政府交办的工作都是部门的任务和工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这些任务中哪些是最重要的职能所在、是核心业务,其中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部门的核心业务和中心工作职能吗,换句话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政府部门工作指定性吗,历史上的农业部门及现在的农业农村部门有增加农民收入的工具和手段吗,这是一个近些年来一直都或明或暗地成为了争论的焦点,或者说这是一个问题束、问题链,增加国民收入现在是国策,是四十多年的头等大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高速经济增长的红利为14亿人口带来的红利惠及每一个国民,包括农民在内都享受了经济发展的成就,对于农民增收的最有效的途径过去是将来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具体到农民增加自己收入的渠道,无外乎农业生产、外出打工、国家补助、转移性补贴等,其中农业生产增收这条渠道整体而言是微乎其微的,资源禀赋没有多少潜力可挖,就大体上绝大多数的农民不能也无法将农业作为增收的主渠道,其他的渠道实际上是农业之外的收入,打工收入是当下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占比60%以上,这都是农民以其他行业的从业者身份获得的收入,本就应该纳入其他行业管理范畴,农业农村部门只能是辅助性、协助性管理的角色和职能,现在农民务工的主要部门建筑领域、工程领域、交通领域、工信领域等以及商业、社会服务领域,这些领域的从业者本身已经脱离了农业之外,大多数是居住地之外的工作,实际上除了户口之外也不是传统的农民身份,农业农村部门鞭长莫及,在实际管理中也都是由各部门根据自己职责依法依规管理,这里面有相当部分要实现身份变化,全国2亿5千万人将在未来由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所以他们的稳定增收的途径是向城镇专业,从事非农产业,转变为市民,也就是说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减少农民数量增加职业农民的资源拥有量从而提高在职农民的收入,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各个部门的作用和职责是什么,农业农村部门是如何的角色,不是现在的职能划分所界定清楚了的,是一笔糊涂账,如果政府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职能并授权赋予农业农村部门,那么农民增收的所需要的权利和资源是否赋予了主管部门,现在看来并没有,农业农村部门并具备权利统辖其他部门的权利,顶多是汇报农民增收、统计农民增收数据等将农业农村部门推到前台,现在的增加收入的主渠道都是其他行业其他部门,农业部门无能为力,如果是农业农村部门自己根据现实需要和政府号召倡议将自己的主责主业的目标任务设定为增加农民收入,将自己的工作向这个方向转移,那么这将是混乱的开始,我们都知道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并无法支持农民增收,甚至谷贱伤农的事件屡见不鲜,农业行业的高风险长周期都决定了小农经济下的农民不具备抗拒风险的能力,依靠农业增收是小概率事件,加上国情是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农业资源禀赋,将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与增加农民收入这两个相互矛盾的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只能是我们的天方夜谭,怎么能实现呢,所以将农民增收这样美好的愿望列为职责职能不妥,将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重点和中心工作不合适,不是不想为,而是不能为、无法为,从更广义上讲增加农民收入与增加全体国民收入是一致的,它是全体公职人员的使命担当,同时它也是每一个公民自己的根本任务和理想,政府所采用的一切经济政策措施都惠及到每一个公民,包括农民,一定要将农民增收问题单独列出来的做法,就要有相应的特别措施和政策,配套的组织体系支持,否则也就是打烂仗,结果就是一笔糊涂账。农民的相对弱势地位也是有历史背景和时限性,现在的农村的农民已经不同于以前的传统的农民,绝大部分的农户和农民都是兼业经营和兼业农民,按照从事职业而言他们的农业从业者身份只是他们职业之一,而且农业已经不是大部分农村人口的主要职业了,尤其是年轻的农民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打工从事非农行业、职业,只在农忙时间回乡帮助一段时间而已,这样的状况这几十年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城郊农村到边缘山区不断重复循环,现在已经席卷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农村都是这样的局面,这样的情形还将进一步发展,等发展到相当程度和积累到一定水平,农村和农民将发生巨变,质的飞跃将等待我们,现在正处于这样的变化的过程中,需要的是耐心,是毅力,是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