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九九四景观给漏了@365
(2024-11-17 22:40:51)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乌鲁木齐 晴 -9--2。
一
库车的自然景观除了独库,其他的我都没有去过,几个都是独库路上的景观,我走过多次独库,至今没有完整地走过独山子到库车的独库路,从来没走独库的靠库车的这一半,也就把一些路边的景观给漏了,其中就包括大小龙池,从新疆库车出发沿天山公路北行120公里的天山深处,有两个高山湖泊,俗称为大龙池,小龙池,景色十分秀丽。大龙池水面面积约2平方公里,龙池四周环山,山头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雪线以上生长着名贵中药材——雪莲。山下云杉翠柏,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牧民的毡房点缀其间,偶尔还可见到雪鸡,黄羊和雪豹。著名的天山公路像一条黑色的巨蟒沿着龙池蜿蜒伸向天山深处海拔3700米的“铁力买提达坂”,越过我国最长的公路隧道前行约70公里,就进入了牛羊成群,水草丰盛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我国唐代著名高僧玄奘西去印度取经时,曾途经大龙池,在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有关于大龙池的生动描述。另一个被耽误的就是库车大峡谷,是我在库车最喜欢的一个地方,“天山神秘大峡谷”是一处雅丹地貌大峡谷,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又称“克孜利亚大峡谷”,维吾尔族语中意为“红色的山崖”,红彤彤的山崖粗犷陡峭如熊熊烈火,形成于1.4亿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全长5公里多,1999年被发现并开发,峡谷内的古佛窟、清泉、风声等神秘深邃,成为酷夏时避暑探秘的好去处。峡谷号称“中国版科罗拉多大斜谷”,是《天地英雄》、《七剑下天山》、《九州缥缈录》等影视剧的取景地。在这里你可以随处停车
爬山、拍照 甚至野餐, 有五颜六色的山 ,让人看了心情愉悦 虽然没有绿草红花
,可是红红的山就足够让人兴奋,克孜利亚大峡谷,位于天山山脉南麓、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以北64公里处,呈东向西纵深长约5.5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峰2048米,峡谷南北走向,最宽处53米,最窄处0.4米,库车大峡谷为一维吾尔族的年轻牧羊人在1999年盛夏放牧时发现的,于2002年元月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名胜风景区,于2003年入选“中国十大最美峡谷”,大峡谷现已定名的景点达42处,距谷口1.4公里处,高约35米的崖壁上有一处唐代石窟,窟内南、北、西壁上有残存壁画和汉文字,距峡谷700米处另有一峡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两次对大峡谷进行考察,库车大峡谷是中国罕见的旱地自然名胜风景区,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实为亿万年风雨剥蚀、山洪冲刷而成,大峡谷近似呈南北弧形走向,开口处稍弯向东南,末端微向东北弯曲,由主谷和七条支谷组成,呈典型的地缝式隘谷,仅容一人低头弯躯侧身通过。大峡谷的岩层主要是沉积岩,后经天山山脉断裂和地壳运动作用,岩层发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在峡谷侧壁上可以看到明显的褶曲和断裂线,从大峡谷的褶皱特征来看,大峡谷的褶皱都有两个以上的褶曲组合,褶皱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褶曲形成的力学背景和构造条件,根据大峡谷中的地貌形态,岩层可以分为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等,其中以倾斜褶曲最多见,未到景点,沿路风景已经美绝,用鬼斧神工来形容,绝不为过,其中一处特别壮丽,山势如波涛汹涌,岩石的颜色却斑斓鲜艳,大家都惊叹不已,如果说江南的山是纤弱的少女,中部的山是雍雍华贵的少妇,那么这里的山就是瘦骨嶙峋的老妪,伴随着时时出现的雅丹地貌,这荒凉也开了眼界。到了景区,雄浑陡削的大山横亘眼前,泛红的岩石在亿万年风沙的侵蚀下,表面整齐而遒劲,并呈现万千姿态。谷侧奇峰嶙峋,争相崛起;峰峦叠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神洞秘窟,各蕴其意。谷内蜿蜒曲折,峰回路转;步步有景,举目成趣;泉水叮咚,鸟叫蝉鸣,寒暑不浸,游人称绝。整个峡谷犹如一条尾震天山头,口饮库河流,曲身九十九的巨龙劈山而卧,呼风唤雨,神秘莫测。庞大的红色山体群形成于距今1.4亿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垩纪,经亿万年的风剥雨蚀,洪流冲刷,形成纵横交错,层叠有序的垅脊与沟槽,远看如诗如画,状若“布达拉宫”,仙天琼阁;近瞧若人似物,如梦似幻,惟妙惟肖,神韵万端。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叹。尤以谷口处的三座山体(乃头山、丽人山、佛面山)最为壮观。特别在夕阳斜射,朝霞映山,极目远眺,色艳红天。大有不是火焰山,胜似火焰山之奇感。无山不成谷,峰奇谷更幽。进入峡谷,第一道关卡是玉狮把门,第二道关卡是神犬守谷,此后是玉女泉、相思泉、卧驼峰、金戒泉、灵光洞、宝瓶洞、青龙戏珠等自然形象。站在峡谷深处,凉爽的风徐徐吹来,汗湿的衣服有些袭人,宁静心神,环顾四周,沙石地面上流着数道涓涓细流,两边的悬崖上幻化着无数遐想,前方的“天山琼阁”应该是神仙洞府,转身回望,原来那是神仙往来的“南天门”,抬望眼,湛蓝的天空只有手机屏幕大小,峡谷内叫阿艾的石窟,1999年被发现,封存的是一千多年前唐朝与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的故事,石窟供奉着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等,壁画精美,色彩绚丽,形象端庄华贵,可惜通往石窟的钢梯锁了三道,无缘拜谒,继续前行,在一个名曰“一帆风顺”的地方止步,前方山脊上,风帆正悬,十分形象。克孜尔尕哈烽燧位于库车县城西北盐水沟东侧,在维吾尔语中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之意,这座巍峨的古军事建筑,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雄姿犹存,是丝绸之路上最古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遗址,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疆文物管理部门近日开始对丝绸之路最古老的军事报警设施——新疆库车县克孜尔尕哈烽燧实施保护工程。
此次保护工程主要是在烽燧遗址建立工作站,具体包括围墙200米、警卫室、地面硬化100平方米、周围的绿化和供水系统等,总投资45万元。近年来,随着南疆气候日渐湿润和游客的增多,克孜尔尕哈烽燧周围的坠落物越来越多,在烽燧西部形成了一个一米多高的小土台。烽起烟,燧起火。狼烟与烽燧紧密联系在一起,烽燧上招展的不一定是本国国旗,但传递的信号却是一样的,只要烟火被点起,一场战争的幕布就拉开了。来看克孜尔尕哈烽火台大揭秘,寻找新奇的克孜尔尕哈烽火台旅游攻略,展现不为人知的克孜尔尕哈烽火台风景,
期待你的加入,并与你共同探索真实的克孜尔尕哈烽火台。平地上一柱擎天,远远就看见克孜尔尕哈烽燧的雄姿。位于克孜尔尕哈石窟附近,现存的烽燧是外部使用夯土,内部由芦苇与树枝所组成,是在汉朝时期所修建,用以保卫疆土,距今两千多年,现已风化严重,但仍看出他的巨大。汉武帝时期,由于西域归汉朝版图,因此西域亦实施汉朝的烽燧制度,目前新疆境内有数百座已知的烽燧遗址。历经过两千年的风沙侵蚀,烽火台早已面目全非,看起来仿如一对痴情怨侣,在荒漠中相拥到地老天荒。克孜尔尕哈烽燧地方不大,半个小时参观时间已经绰绰有余。比起一个两千年前的烽火台残迹,周边的雅丹地貌更壮观,更值得细看。
前一篇:匪夷所思九九三龟兹与库车@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九九五照这个逻辑@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