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韵汉骨
唐韵汉骨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557
  • 关注人气: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九六九有缘与无缘@365

(2024-10-29 21:09:36)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乌鲁木齐 小雨转晴 3-12。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和夫人一个单位几十年,还从来没有一起出过差,各自单位之间业务也有交叉,我与她单位的同事经常一起出差,可就是没有与她一起因公外出过,也许是回避的需要,于公是有意无意的就这么安排的,于私也有一些缘由,早先我出差多,孩子小需要有人在家照顾孩子,她也就出差少,尽量不安排出差任务,后来孩子大了,我们都经常出差,但是一般也考虑家里不要长时间空着,所以我出差她就不出差,她出差我就在家,一般不会一起在外面出差很长时间,这样的情况几乎没有过,而我们一起出差就绝无存有了,我们一起出去到外地还是那一年送孩子到内地上学,一家人一起到四川重庆湖北,再到学校,回来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再就是去年孩子来驻村点看望我,夫人陪着一起,我陪她两位一起在南疆转了一下,这几十年就那么一两回,这么的单飞独处了这么长时间,家人在一起外出还成了个稀罕事儿了,往后和夫人的时间就多了,一起外出自然会多起来,弥补一下前面多少年的遗憾,实际上一家人一起是很需要的很必要的家庭生活,可是避免不了聚少离多,仔细推算,还真需要补课,家庭之外也是如此这般,亲人父母、朋友同事,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屈指可数,在一起的时候不觉得短暂,一旦离开也许就是多年不见,有的就再也不见了,父亲都离开我们16年,与母亲现在也是两个星期见一次,每次也就半个小时,一起聊聊天,说说话,我基本不在她那里吃饭,免得她操心,给她买两公斤左右的鸡蛋、一箱酸奶有时加一点其他的东西,像少许点心、水果什么的,其他的她都不要,说用不上都浪费了,不许我买,平时一个星期打一次电话,问候一下她的情况,能说10多分钟,尽量不打搅她,她也习惯自己简单的生活,女儿现在都在外地9年了,上完大学参加工作,一年平均回来一趟,春节回来休假一个礼拜,住几天就回去了,其它时间都是视频电话,基本是每个周末夫人与女儿通话,有时捎带着我参与其中,弟妹们一年也差不多见一两次,就是春节期间见面拜年,偶尔来个内地的亲戚大家凑在一起见个面,平日里各忙各的,电话都很少有,没事也不会联系,夫人这半年里周一到周五我一大早就出门了,她还在休息中,白天我上班她在家自己吃自己做,自娱自乐,我下班回家也都是8点以后了,一起看看电视,我给她按摩一下,很快就睡觉休息,周末或者节假日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不过也是她忙着做饭洗衣服做家务,我则经常还要加班,不敢安排复杂的活动,顶多陪她出去买菜散步,偶尔可以开车出去,要么是一起去看看母亲,要么是到南山转一转,这样的时间也不多,今年下半年以来也就有那么四五次,几次想开车出个远门都没有成行,不是这个事就是那个事,还有就是心情很重要,有时想出门有时不想,有时觉得出门太多不安全,开长途车不安全,游客太多,游人多了旅游效果不好,没必要与人家争抢,等今后有时间了可以平日去那些景区就更好了,总之外出的心似乎没有以前那么迫切了,试探的心逐渐谨慎很容易收回来,像被过滤了冲动的因素,碰到任何的存在都选择返回,这就是年龄的作用效果,我的同龄人大都是退出职场了,含饴弄孙的,离开新疆回到内地定居的,每每想起他们一起共事的年代还有些温存尚在,就是那些同事一起的时间也都是断断续续的,虽然都在一个厅局,但不在一个处室,在一个处室的时间就不是那么长了,多的十年八年,少的一年半载,就是一个处室的同事也都不一定干同样的事,各管一摊,事实上业务都是分开的,也很少一个处室的同事一起出差,反而不同处室外出的机会还要多一些,除非团建活动也少有一起交流的机会,工作上各干各的,生活上互不相干,同事里面的朋友关系相对比较简单,也比较肤浅,相逢一声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一点都不为过,少有的几个走得近的同事也随着工作关系的变迁而淡化,各自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自顾不暇,重拾旧情也今非昔比,早就物是人非事事休了,几十年走下来,人生相逢不相识,认识的无数,知音者没有几个,稍有缘分也都被生活和工作打的七零八落,所以缘分尚浅,不足以重回旧梦,大致就是所谓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时感到人生如梦,就像一个转身,瞬间什么都变成了一副墙上的巨画,渐行渐远,曾经的一切都成了过眼烟云,一切的缘分都凝聚为一缕缕的抽丝时时牵动自己心底的神经。一位儿时的玩伴近来想办理退休手续,可是早年前曾打工的单位不提供他在单位工作的证明材料,这可能导致他少5年工龄,影响退休工资,这个单位已经改制,变成了另外的名称,因为是公司性质,对于职工档案也就没有那么严格的管理,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也就可能找不见原始记录和档案,加上人员都变了,现在都是年轻人,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再有哪里有那么多负责的人,这位朋友和我们都是出自这个公司单位的子弟,那里是父母曾经工作的地方,有我们共同的儿童的回忆,时过境迁、这么多的变化了,人都轮了不知几轮了,旧东西旧材料没人关心关爱,也许早就没有人管理当成垃圾处理了,还有什么留存吗,不要指望,于我们那里是第二故乡,是乡愁寄托的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他们不过是一个工作的地方,没有感情和缘分的因素在里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