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九四一切忌来虚的@365

(2024-10-18 21:17:45)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中雨 10-17。

对于问题没有回应,对于总体情况没有一个判断,没有观点和结论,经常听到对下属单位报上来的调研报告和上报材料的这样的反映,那么这个调研报告和材料的结果结论就没有得出,那算没有完成调研任务,还需要进一步调研,直至有结论,材料就没有什么价值,上级需要材料就是要得出基本的判断和基本的情况,需要为决策征求意见建议,所以上报材料就要有基本结论,上报单位所掌握的情况下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之所以进行一次大范围大规模的调研,就是要针对前期反应的有关问题和批示精神进行的,那么一定要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调研,回应这些问题,回答反应的这些问题到底有没有,没有的话是什么情况,有的话是什么情况,所谓的调研要客观就是实事求是地调查实际情况,是什么就是什么,深入细致地揪住问题不放,一是一、二是二,不夸大问题和错误,不掩饰问题和错误,这是调研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一切调查研究的基础,聚焦所有调研的问题,围绕所要调研的问题开展调研工作,并把调研成果形成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就必须客观公正地把问题调研的情况说清楚,回应问题本身而不是其他,有必要的话就要对反应的问题一一对应地回复调研结论,越细致、越具体、越有代表性典型性越好,当然要根据情况定夺判断,基本情况,原因分析,造成的问题和后果,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需要进一步的措施对策建议等等,这些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现在很多的调研报告都是平铺直叙的简单情况和问题,普通而乏味,没有典型性没有特殊性,问题泛泛而谈,原因分析假大空,建议不具操作性,这不就是所谓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写的一大堆没有什么观点的东西,说了一大堆的没有什么结论的话,那么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一个情况的反应,那么就像一个病人的病情陈述,最好不掺杂自己的成见,让医生去做最后的诊断,这样的极端情况在机关机构里是不需要的,一般来说报告都是要包括情况和分析的,因为上级和领导需要下属的意见支撑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在领导那里对于情况的掌握也是需要下属的反映,但一般情况下不是没有基本判断的反映,除非他有这样的特殊要求,调研报告是调研活动的结果,调研活动的开展必定是针对问题的,泛泛的漫无目的的调研不存在,因此就更需要有针对性了,必须要有结论,要有建议意见,缺少了这样的要件也就不成其为调研报告了,这是对于 一个调研报告的基本有要求,那么一个好的调研报告要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创新、有创见、有创意,比如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深化和丰富了原来的对于问题的认识、纠正了之前的错误看法,围绕问题又有了的新的情况和进展,比如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符合当地实际的一些新的思路和工具,开拓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渠道,比如对下一步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措施建议,对于类似的工作提出举一反三的借鉴意义,进行防范性制度性的完善防止今后的工作再发生类似问题,现在机构和机关里大量的材料和调研报告存在的问题各个层面都有,基本要求层面的问题相对比较少,尤其在厅局这样的大机关主要的还是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操作性不足的问题,调研也是轰轰烈烈,派了几个组到了多少个县市乡镇和村组,入了多少户,看了多少企业合作社,全覆盖了,调研的基本动作也都做了,这些程序性的要求都是可以的,结果总不是很能满足要求,调研报告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达不到领导的要求,这里面当然有调研本身的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实际上对于不同的调研题目要有充分的不同的前期准备,需要做大量的功课,调研才有针对性的开展,而我们现在很多调研准备都不是很充分,有些程序化简单化的情况,基本上调研都是安排好路线和地点,基层配合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基层有掩饰问题的倾向,不愿意让上级发现问题现在是基层普遍的看法和做法,担心问题太多惹麻烦,现在干部队伍中年轻干部占比大、新人多、新手多,很多的调研者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达不到,对于问题的了解和认识都比较肤浅和偏颇,调研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文字功底较差、表达能力弱、不善于总结经验,当然对于重大问题的调研有时存在时间短、任务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调研不够充分,得出结论显得匆忙,现在我们的追责机制下不少人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太愿意将问题和盘托出,担心问题太多给自己给下属带来不利和麻烦,所以反映问题基本都比较克制,不愿意针对个人,不太愿意谈讲具体事,有意识地减少针对性,提高建议意见的操作性的问题就是更高的要求了,大多数的调研报告和材料的建议部分都是比较空的,泛泛而讲,比如提高认识,提高站位,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加大宣传培训,等等,这些建议是现在文件材料的标配,都需要、都重要、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可是具体化下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所以建议部分是最需要考量的部分,也是最需要研究和慎重的地方,最体现报告水平,我的体会建议部分不宜太多太长,要言不烦,但是讲究实实在在、精准确切,最好是可以落实的或者跳跳可以够得上的那么几条具体的措施,要做到几条具体的事,最好要有能落地的几条建议,这是一个调研报告和一般性报告材料的最有参考价值的部分,是给上级和领导的最中肯的意见建议,切忌来虚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