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九二四股市与价值规律@365

(2024-10-10 23:02:41)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0月9日 星期三,乌鲁木齐 晴 10-20。

我们的经济形势不支持这样的大幅上扬,不无担心的人说,近日股市的超纪录飙升带给人们惊喜之余也让人不免担心后面的走势,过山车似的跌宕起伏并不是股票市场人们所期盼的样式,这样的疯牛怎么样也比不了慢牛来的实在,情绪化的过度喧嚣带给市场的只能是伤害大于慰藉、利大于弊的行为和结果,国人对于股市已经近乎麻木不仁的态度和状态,几近不理不睬的了,即便这几日的巨大涨幅也不足以弥补股民这些年损失的一二,很多股票只涨到脚脖子的位置,距离解套差距不是一个量级,所以面对长阳也笑不出来,渲染的股市利好唤醒的苦涩依旧,说起股市的那点事都是泪,国人的惨痛记忆无以修复,美国作为世界最容易发生金融崩溃和危机的国家,往往是二三十年才发生一次崩塌,没有哪个国家的股票市场像中国股市这样频繁地,每隔五六年就必然崩溃一次,而且还会带走一位证监会主席,此种现象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频繁,崩溃的幅度越来越大,以至于这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监管者,学术研究者共同倍感困惑的世纪难题!这几年的彻底崩塌就是前面的崩溃的基础上的大溃决,一泻千里,一塌糊涂,中国股市为什么这么烂,这是因为中国股市有重大的根本性的制度性的缺陷,第一,中国股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全世界股市都是,中国不是。中国实体经济在前二十年一度非常好,有时也有调整,但股市总是跟跌不跟涨。在这种很差的情况下,85%以上的投资者亏损,苦不堪言,就可以理解了,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股民在股市中摸打滚爬,亏损累累,痴心不改,虽然本意也是为了赚钱,但客观上对中国股市和经济贡献极大,他们现在实际上是中国最可爱的人;第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中国股市多数企业是国有企业,产权不清,责、权、利益相分离,效益低下。目前全国的上市公司有2491家,20多万亿市值,其中国有企业1000多家,占了45%,但国有企业的股份占总市值的80%以上;第三,由于相当多上市企业效益低下,所以不肯分红,分不出红,也不想分红,改革开放以来,每年GDP增长9.5%,而大部分公司不分红,这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是难以想象的;第四,无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中外合资企业都有强烈的“投资饥渴症”,不论牛市、熊市,都非常渴望圈钱,在这里圈到的钱都比搞实业挣得的要快、要多,正如大经济学家亚努什所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机关、地方领导都存在着严重的投资饥渴症,在中国股市里面,它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淋漓尽致,无论是牛市、熊市,它都要不停地圈钱;第五,中国股市没有实质上的做空机制,中国股市虽然有了股指期货,但对几千万中小散户投资者来说,其实是很难做空的,个人投资者只能买进,或者离场(抛掉),很难卖空,这样就很糟糕,在美国等其它国家,股市下跌,就可以做空,有一部分人就可以盈利,一部分人亏损,而中国是一下跌就全国人民都套牢,特别痛,为什么没有做空机制呢?起初,中国股票市场的一大宗旨是为国有企业服务,让国有企业的股价高一点,对发新股有利,现在情况依然没有大变;第六,没有合法的做市商制度,在美国纳斯达克等市场每个股票有几个合法的庄家,也叫做市商,这样中小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做市商高抛低买,也稳定了市场。但是在中国股市中,没有合法的做市商,但始终有非法的、半明半暗的大批庄家,其中最典型的是当年的中科创、银广夏,不停地上涨,不停地填权,但是后来东窗事发,几十个跌停板跌倒1元钱,对中小投资者伤害极大;第七,国家一度的调控能力极强,但现在市场太大了,国家的调控影响正在减小,例如汇金公司买进四大行作用就不大。这段时期依赖这样的刺激手段可否恢复股民的热情还有待观察,如果没有彻底的制度性改变长久而言并不乐观,零和游戏的股市依靠的全是游戏规则的完善,在这里出现问题是我们的股市的硬伤,不来点真家伙的措施不足以改变现状,唤醒股民的热情是不可能的事,股市的财富神话是人们前赴后继奔赴其中赴汤蹈火的根本动力,我们的故事都是悲情的结果,我们的股民炒股都炒成了股东,我们的股民最后都是烈士的结局,这样的一清二楚的炼狱般的前途还能继续吗,大概都知道答案是什么,我们的股市如果还有辉煌,就要彻底变革,恢复股市本来的样子,按照股市的规则重塑,让发挥市场的决定性、基础性作用,减少政府的干预,解除现行的股票发行方式,改用市场的机制,股票进入和退出应该是常态,股票的利益攸关方必须承担相对应的、相匹配的、平衡的义务和责任,前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他的书《金融危机与改革》里写道:“每一次金融危机后都会产生一轮全新改革,最深刻的改革往往产生于最严重的危机之后。危机产生的巨大损害与冲击,倒逼政府决策部门、市场主体、社会民众避开政策立场分歧、意识形态纠缠、政治利益考量,从切肤之痛中形成推动改革的强烈意愿和共识,迅速推进平时举步维艰的改革。只有伤得越深,改革才能越坚决、越彻底。一旦危机平复,政府及社会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各方分歧牵制决策,改革阻力重新加大,社会矛盾及问题也会延迟解决。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危机是改革的最佳助推器,危机时期是推进改革转瞬即逝、不容错失的重要机遇期。”中国股市现在的状况就是“只有伤得越深,改革才能越坚决、越彻底!”,中国股市长期的问题就是主流机构的盈利模式根本不顺应价值规律,而且是内在的必然违反价值规律。主流公募机构的盈利模式是收割别人的,它就不需要践行价值规律。不践行价值规律的市场一定是危机重重。于是,要想让中国股市走向健康,就必须推动主流资金的盈利模式回归价值投资,顺应价值规律。这是中国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和铁律,不可能违反。这是由永恒的规律设定的解决中国股市深层次问题的根本方向和路径。从而在这种情况下,使中国股市走向健康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实同时也是使真正的价值投资者获得本来早就应该发生的估值修复和兑现的推动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