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八九零各有心得@365

(2024-09-21 00:06:20)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晴 10-20。

今天下午本打算把一篇东西赶出来,时间是可以的,可是接了几个电话,来了两位访客,耽误了一些时间,打乱了原定的计划,然后胃肠道有点不舒服,自己总是静不下来,心和手都不听调度,心神不宁,几样联系在一起,最后也就放弃了,想办事需要很多的条件,一点的不协调都会导致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在家就不如在办公室效率高,办公室如果没有人打搅一天完成的顶在家三天完成了,主要在家太放松了,紧张不起来,上班的日子里每天8点多就起床了,洗漱穿戴后到单位食堂用餐,9点40就在办公室待工了,中午午餐半个小时,一致到晚上下班,时间都是比较整齐的,整块的时间可以工作,而假日在家就不一样了,早晨起床一般都要到10点以后,吃早餐后都11点半以后了,上午就这么很快地过去什么也没办,然后是东看看西望望,没有什么固定的事要做,中午也就晃过去,下午和夫人一起外出散步,逛市场买菜,这样就到晚上了,看一个大片又要两个小时,就到了一天的最后的那么几个小时,假日也都是轻松的为主,没有明确的事,所以紧张度还是保证工作效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放松的时间一定要限定在有限的范围,不然会影响自己,将来的退休生活也是如此,适度的放松,但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再一个是必须有安排,要有一个大致的计划,对于一年,一季度,一个月,一周,都要有一个约略的要点,这是给自已一个目标,也是给自已一个约束,让自己不至于太过放松,避免失控的趋势,现在看来放松也是需要约束的,不然有可能失去起码的格致,当然这种约束是需要极大的克制的,不能与之前的那么吻合,符合自己的特点,符合自己的性格特征,以心情愉悦为核心和目的,最低限度的约束,最大程度的宽松,以这样的原则控制这个约束线比较合适,因为我们曾经极度信任计划的力量,计划经济曾经是我们的基本经济体制,方方面面都要在我们的计划的框架内实施兑现,失败的实践将计划与负面结合,推动了人们的反计划的极端情绪和思维定势,现在加上市场化的巨大成功,让国人更是信仰非计划的方向才是希望所在,计划的东西都被否定,过度的矫正思路让我们不能理智对待计划的作用,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对于经济的控制作用的反面教材不能否定计划对于管理的重要性,计划的色彩与市场的色彩结合起来才是七色彩虹,不论历史的是是非非,也无需纠结现实的左左右右,什么都要看实际,看应用的效果,看大多数的情况,不必太在意一些理论的争议和意识形态的差距,要想通往成功的彼岸计划是最佳的路经,当然计划不能否定变化,计划不能对立具体,对立不能违背实际,也就是计划与保守需要保持距离,计划需要与固执区别开来,计划需要拒绝集权专制,否则就会回到曾经的局面,计划让社会走向死胡同,趋利避害的行为天性让计划进入到我们的工具箱,用到需要的地方,用到合适的地方,不要把计划当成意志的体现,最好不要把计划与权利捆绑在一起使用,这类的操作都可能导致预想不到的结果,而且是好心办坏事的那种,往往那些有情怀者、有大志向者、有心做大事者、有雄心壮志者都有计划的能力和计划的倾向,并据此取得节节胜利,计划是他们的最得力的工具,也因此成就了他们的使用工具的选择,计划也就顺理成章拔得头筹,成为他成就梦想的阶梯,覆盖一切他的权杖所能覆盖的范围,成为他的意志的体现和权利的体现,这就是计划的重大负面风险的开始,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是计划之内的,这个世界的任何计划也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计划当然不是为了变化,变化却当然是为了计划,计划的振荡和调节恰恰是计划的生命力,一成不变、墨守成规正好是计划的墓志铭,有人认同吗,这不仅仅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逻辑问题,政治问题,方法问题,思想问题,哲学问题,作为一个行为个体,无需沉湎其中,只需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而已,计划在这个层面多是积极的作用和效果,可以放心的使用直到自己厌恶再放松一些,无伤大雅,不碍大事,而到了高端的顶层,可要当心和防范过度计划的风险和负面作用,计划的使用需要考量一些过敏性反应,就像药不可以放在小孩子够得着的地方,计划切忌被公器私用,打着公益的旗号动用计划的工具却谋求个人的小团体的利益,危害具有致命性。我喜欢计划,自己的事有计划,家里的事有计划,收入不要没计划地花掉,一定要存一点,计划为我带来了秩序和平稳,这都是我所喜欢的,我希望范围内的事物都是计划中的为好,这样便于掌控,也是自己乐见其成的样式,但是对于被计划就不那么热衷了,至少多了一份警惕和担心,警惕是否损害到我,担心计划超出了我的范围,大概是这样的情况,我不愿意在他人计划的事物中参与太多,把必要的义务尽到就是界限,适可而止,点到为止,而对于自己范围内的事物则尽量去计划,可以左思右想、权衡利弊,让事物尽可能在我的计划中前行,当然很多情况下没有那么简单和清爽,交织和复杂在所难免,模糊策略很管用,一些基本的原则还是要坚持,比如不轻易去计划他人的私人领域,比如计划必须紧跟着灵活的适度的变化,比如计划只能是工具不能成为标的,还会有很多的原则和禁忌适合计划这个工具和方法,每个行为主体都各取所需,各有心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