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八八八惊喜@365

(2024-09-20 18:40:21)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晴 10-20。

参加自治区科协举办的科普日启动仪式,有两个没想到的惊喜,一个是到的比较早,就在大厅等待,洽好自治区科协的合唱团正在彩排,他们拟定表演的合唱曲目是我爱你中国,不是那首著名的同名歌曲,不过这首合唱歌曲也很好听,指挥是一名年轻的女士,鼓手和键盘手两个人即担负了乐队的作用,男15人女20人组成的合唱团,表演的应该是机关的干部临时组成,男女声部的混唱、轮唱、合唱,层次分明,和谐共鸣,指挥不停地提醒,不停地矫正,做最后的交代,整个会场周边都是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参会的人们陆陆续续到场,有个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也有邀请到的小学生和老师,这让歌声成为了这样的场景的背景音乐,台上台下的人都被这种气氛包围,大家都受到感染,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常常说的团队的文化氛围太重要了,合唱团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团建的做法,大家业余时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爱好组建成群众团体,一起排练一起切磋唱歌的技艺,合作一些歌唱曲目,团结协作的气氛,歌唱本身就是很好的感染力很强的活动,提高人的情感鉴赏和情商体验力,我很是希望在这样的团队工作,也曾经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这方面的一些尝试,组织参与过类似活动,效果也算不错,现在的工作氛围不是很适合这样的团建的导向,这和大环境相关,不断被强调的服务意识和严肃认真的格调,让柔和的底色不再匹配,实际上也是阶段性的调整,长远而言团队的文化基因更有价值,赓续传承的更应该是血脉、文脉、情脉,对于一个体制内单位而言这样的建设也很有必要,对于职工的团队意识和配合精神有着意想不到的提升效果,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增强单位的战斗力,不能忽视软实力软功夫的作用,特别是领导应该提倡这方面的建设,当然这不是很容易,就我工作近40年的经历,大部分的主要领导不愿意组织参与文化艺术类型的团建活动,估计这很可能是这样的活动会弱化他们的领导权威和地位,至少他们认为这分散了职工的注意力和工作精力,不利于聚焦主要业务工作,所以除非上级要求他们不会提倡这样的活动的,几任主要领导都不是热心这样的工作,我刚工作时厅里原来就没有工会组织,90年代成立了处级的工会组织,有专人负责,但是活动的经费一直得不到保证,2019年机构改革已经撤销了单独的工会组织,把工会并入机关党委,这类活动的可能的组织者机关党委一般根据主要领导的意图来组织活动,也因为多种原因并不会主动组织这类活动,记得80年代后期的几年我在厅团委,也是业余时间组织活动,那时的活动相对多一些丰富一些形式多样一些,成立了乐队,经常举办舞会、音乐歌咏比赛、乒乓球比赛,读书活动,党团活动也都比较活跃,不过,这样的活动总是意见不一致,也是有人支持,有人不支持,就有领导觉得影响工作,导向不好,所以单位的主要领导很关键,他的意识和想法决定了一个单位的氛围,另一个惊喜就是我还碰到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交流了近况,他最早在工信厅,我们也是那时认识的,2005年一起在新大外语学院集训,然后2006年9月一起到洛杉矶学习3个月,他后来调到兵团发改委,他2022年调到科协工作,也是组织这次活动,看到我的名字,专门来相见,这么多年联系比较少,一直未谋面,一起去美国的14位同学现在都陆续开始进入退休的行列,剩下的还在岗位的不多了,前天碰到一位,我们在同一个厅局单位工作,也不是能经常见面,有几位经常微信里联系问候,其他的也都是多年不见也少联系,都是为单位的事务各奔东西,因为这样参与同一个活动而结识的朋友,相对比较松散,机缘巧合有的还能多一些强化关系的缘分,这就会多一些进一步加深了解和信任的机会,每次遇到这样的故友,就会想起到美国学习的岁月,也是百感交集,当时正值中年的我们被这样的机缘充斥了新的力量和希望,也在那3个月里不断膨胀碰撞,时光的倒转年轻了我们的心,经历了短暂的不寻常的异国他乡的生活学习,回国后在自己的工作的岗位面临现实的考验,就像从火炉出来的钢锭历经淬火一样,迅速冷却重又归于沉寂,钢化的钢化了,泯灭的泯灭了,消散的消散了,当时的同学里出国次数大相径庭,有的多次出去,像我这样的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国,对于国外的亲密接触和涉猎的程度有比较大的不同,有的不过是一次经历而已,补充了出国名单的缺失部分,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有的就有着明确的目标任务,比如为孩子出国留学打探消息摸清状况,选择学校和路径,比如有的就在比较各个国家工作生活的利弊,衡量将来自己或者家人的出国选择,比如有的就是简单的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无他求,而这位朋友虽然比较年轻,但是因为工作关系多次出国,对于外事活动比较熟练,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记日记,我经常看到盘腿坐在床上的他打开电脑全神贯注地敲键盘,心无旁骛地记下一天活动的情况,听说他一直都有这样的习惯,而且常年如此,雷打不动,他的英语在学员里也比较好,听力达到可以简单交流的程度,所以在与外教互动和一些交流场合他都一改平日沉默寡言的形象变得活跃起来,这也是学力、涵养让人侧目之人,对于培训学习的专注和认真在学员中比较突出,值得我学习,听说他回国后把学习的一些经验做法在单位作了一些尝试,对于他这一点我很钦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