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八五零太狡猾抓不住@365
(2024-08-28 23:28:54)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8月28日 星期三,乌鲁木齐 多云转晴 19-28。
y
令行禁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有些政策我们这里都安排部署了,各地都遵照执行的热火朝天了,上面的有关部门却还在推推搡搡,不以为然,可谓是墙里佳人笑、墙外行人哭,多情总被无情恼,不是都统一思想了,不是主要文件都下发了,不是政府都认可主要领导都画圈了,部门却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反对,各自为政、各自为战,政令不畅至如此地步,成何体统,人们常说的政策不出中南海,看来有时还真不是虚言,政府出台的文件规定很明确的事情到了部门那里要获得允许才可以执行,不允许就成了废纸和笑话,这是什么规矩,部门有这么大的权限吗,当然没有,但是很多部门敢于这么做一定是有背景和缘由,或者他们有尚方宝剑可以拒不执行一些他们认为可以拒绝的事项,比如财政部门以没有预算为理由拒绝执行需要财政拨款的政策事项,找不到新的财政收入和资金来源,批准的任何政策都得不到财政的支持,当然还有的潜在的额度是专为不测事务和主要领导的安排的,不是一般性的新增事项预备的,所以领导批示也好政策安排也罢如果得不到财政的允许,即便出台政策文件、有领导批示指示,得不到主要领导的支持也作废,最终执行不下去,比如一些部门有着严格的规划红线和生态限制、政策限定标准、法定的程序性规程,这些往往是一些新的政策文件执行不下去的拦路虎,新事项新政策没有考虑那么周全,领导也急于当前事情的解决而没有征得各方面的意见同意,所以新文件新政策新事项一经出台出炉就面对的是这些需要突破的地方,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这些被突破的部门当然不会同意,他们手里握着的都是硬邦邦的条款,拒不执行也是有礼有节、有理有据,当然是理直气壮、底气十足,比如一些新政策、新指示的出台重新划分了权限和隶属关系,触碰了部门职权的边界、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这些部门不满意,据理力争,采取各种拖延的办法,只要抓住新政策的一点问题就会无限放大,引发海啸般的反击,如果新事项新政策新事项自身存在缺陷就等于被痛打的落水狗,死的很难看,所以除了平均利润之外想得到额外的利润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各部门已经成型的政策框架和体系形成的利益布局具有巨大的惯性,一旦有新的重新分配利益的事项和政策出台所要克服的力量必须足够大,而我们往往只是热衷于自己想得到什么,必要性想的比较明白,一些不知深浅的部门或者热心者出于好心促成了文件的出台、政策的出台、批示指示的形成,而对其后面的逻辑关系并没有深入分析研究,可行性想的就少了,并不清楚,所以新政策新事项新文件的出台只是实现目标的一个开始,是否可行还有很多的环节需要攻克,大量这样的希望也就停留在这一步,后面变成了无穷尽的等待,那么我们是否要下功夫做这些所谓的希望的事呢,当然要做而且要做好,机遇总是为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提供的,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准备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减少盲目性,克服单纯的热情和主观愿望上进行我们的准备,而是要将我们的希望和准备更多与实际情况吻合起来,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框架结合起来,与上级部门的需要和方向贴的更近融洽起来,并在初始阶段就尽早地、尽可能多地介入其中,避免闭门造车、主观臆断,开放地征询各方意见和支持,调查研究要深入细致,更要有政策性、前瞻性,分析要全面、系统、深入,不可唯上唯书只能唯实,研究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切忌大干快上、大步流星、大而不实,决策要谨慎小心、稳准慢实,杜绝一言堂、一刀切、一风吹,经过这么的精打细算精雕细琢之后的政策、文件、批示、指示成功出台后,面临的局面会友好许多,碰到的困难会少一些,成功的几率会高几许,我们对于令行禁止的感觉会好上几分,政府和部门的权威也会增加不少,特别是我们的一些文件和政策的出台就会更有针对性,
。政策出台了,落实就成了大问题,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求爷爷告奶奶是家常便饭,烧香磕头、拜佛保佑是理所当然,搞出一项政策很难,落实一项政策更难,而让一项政策获得上下支持和一致好评难上加难,用40年前的我的一位当过大队会计的同学在棉花地里的话说,政策就是红苕,硬不起来,软不下去,全凭人用,我们的政策在治国理政的工具箱里占比很大,像法律的挑担连襟,又似乎是制度的孪生姊妹,无孔不入,举世无双,具有变形金刚的魔力,也有不倒翁和四不像的魅惑,但凡以政策的面貌出现来头都不小,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也不要指望他攻城拔寨掠地包打天下,他没有长性,一定是先到先得原则的模范遵守者,所以遇到政策时要明白先来后到的巨大差距,先下手沾光、后下手遭殃,从坟堆里面扒拉政策的人愚蠢至极,过时过期的政策狗屁不是,比起法律来短平快的政策更接地气,认识的人更多,大家都比较喜欢土腥味更浓的政策,可又担心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像泥鳅一样太狡猾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