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八二七没办法@365

(2024-08-14 21:52:04)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8月14日 星期三,乌鲁木齐 晴 21-34。

人类文明是否会突然消失,就像当年意大利的庞贝城的一样,突然被大自然的力量打击,毁灭于火山爆发,或者海啸、地震、瘟疫,抑或战争、种族灭绝,甚至来自天外的星体的撞击,外星人的攻击,一切的文明都消失的无影无踪,随后的人类的所能挖掘的遗迹揭示的总是极少的斑驳留存,大量的踪迹却永远不会再现,历史告诉我们免于各种风险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无穷小小概率事件,而这些风险是极其大概率发生的事件,那么人类现在可否具有遗存文明信息的可能呢,也就是可以完整地向后来的生命,或者周边宇宙中的文明存在转告自己的状态呢,这个重大而严肃的命题至今可有解决?当然是没有真正的解决之道,如果局部地看待那么是有可能理直气壮地回答可以解决,视频资料、通信、人工智能等等这么强大的人类技术可以保存几乎所有的现在产生的信息,不应该存疑,问题是这些都是在相对狭隘的时空里,站在一个较低层级看待这个问题,地球局部的灾难和毁灭不足以让生命消失,人类还有保存信息资料于后世、翻盘复生的可能,而在宇宙时空里面地球不过是一粒沙尘,要是以整个宇宙的尺度全息地对待这个问题,至少现在我们还就没有那么样的底气,因为眼下人类还不足以离开地球,所以地球的毁灭意味着我们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随之而消亡,据科学研究地球已经存活40多亿年,即便没有外来祸端的威胁,也还有50多亿年时间,即便今后人类可以离开银河系,到了其他的星云星体星球,也同样面临这样的生存危机和问题,或者说人类的生机只有一线希望,而面临的风险可是四面楚歌、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如临深渊,刀刀见血、步步惊心,如果说地球的前几十亿年不知经历了多少的灾难,有过多少的文明被埋没在地下,都没有一个遗存可以向后世交代,那么我们凭什么认为后几十亿年就可以有这样的能力和机会呢,也许前面的文明程度比现在的人类更高,有着更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具方法,但是都被淹没于各种的灾难里不为后人知晓,每一次的灾变之后新的生命开启新的进化发展之路,不断循环往复,我们现在只是经历其中的一个往复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眼界越开阔,我们对于生命和人类的命运也许就有了更哲学的认识,在探求生命历程、挖掘历史过往的时候除了保持基本的好奇和神秘的执着心态之外,我们所应该持有的敬仰和畏惧需要一份清醒和理智,从其中我们应该汲取一些教训、学到一些经验、避免重蹈覆辙,小到一个人一个生命的自我救赎,大到整个人类、整个生命的命运,都需要传承来延续我们的生命历程,除了基因密码遗传我们的器官、生理肌能和物理存在,更需要信息载体向后来者延续人类和生命的文化文明,一个生命个体可以通过子孙后代传宗接代延续生理意义上的生命,可以通过光影视频和日记等载体记录自己的存在信息留存给后代、后世、后裔,供他们学习借鉴,整体的人类和生命的活动又如何全息地留痕给后来者就变得愈加宏大和急迫,这样的鸿篇巨制该以何种面貌和样式完成,面对灾变又该如何留存下来,不至于全军覆灭,零星的局部的是容易的,全面的长远的倒是无法的,我们思索的一切工具和方式都有局限性,不足以应对所有考量的情形,这大概是我们妥协了自己的坚强的原因,地球自身的千疮百孔证明了这里本身就是是非之地,没有解决的途径,前后左右都是茫茫苦海无边、不可以出路的黑洞,我们也还看不到地球之外希望所在、寄托所在,只可以苟安于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而不敢它图,现代技术提供的支撑在寰宇还是雕虫小技,我们不具有抗拒的底气和能力,想给自己一个绝对的万全的安置即便在有限的认知范畴里也是办不到的梦想,所以看到考古现场的画面不禁想到人类的命运的悲苦,我们满足好奇心就没有更好的方法杜绝这类悲剧的发生,记录只是局部的信息,好奇却是永恒的主题,挖掘本身就是人类的本能,最好的最全的信息也无法阻止掘墓,绝好的信息可以弥补但不能代替,四下找寻出路的生命和人类用自己的方式开辟延续生命的新通道新途径新模式,也都还是处于蛮荒时代,没有缓解人们焦虑劫争的解药,也没有医治人们对此恐惧的灵丹妙药,退而求其次生命信息的传承和转接也同样没有更好的解决之道,得不到根本性的保证,似乎堵死了各种途径,失去方向和动力的人们有些麻木,有些不知所措,也有点晕头转向。鱼的记忆力保持7秒,我的记忆力也不超过一分钟,有时连一秒钟也没有,比如晚上做梦醒来就忘的精光,噩梦也就罢了,有不少梦是挺值得留恋的,像发财的梦,一下就从股市赚几百万七千万,还有其他让人不愿简单忘记的,这样的损失可不小,现在记忆力衰退的有些离谱,很熟悉的人的名字几乎都记不起来,见到人都不好打招呼,怕喊错姓名,有两次刚打完电话就想不起来人家的姓名,记不得说了些什么,谈了什么事,这有时很尴尬,搞得自己下不来台,不过那天一位阿克苏的朋友让我有点安慰,我们是半个月前见的面,一起吃过饭,谈了两个小时,前几天在厅大门偶然碰到,他似乎是老相识地对我说,那事可以办了,你找某某某即可,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些错愕地看着他,他又说你不是咨询公司的?我还没有回答,他因为还有其他重要客人一路,就着急地走了,我想这人记忆力可真可以,不过回到办公室我再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人姓字名谁了,这人是哪里的、哪个单位的、什么职务、在哪里见过最后一次都没有疑问,至于他的名字就是想不起来,没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