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八一五可笑又可悲@365

(2024-08-05 20:51:39)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8月5日 星期一,乌鲁木齐 晴 24-37。

一定要从基层治理的高度看待村集体组织构建,这是前不久调研中的感受,村是最基层组织,是社会组织细胞,不算一级政府又具有公益性质,既是自治组织直接面对农户农民农业又承接政府社会职能,是弱势群体的集合体,也是国家意志贯彻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对他们采取什么态度和策略一直都是中央政权和各级组织需要考量的重大战略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期纠结于农民的主体地位而分化为思想理论不同的两派,其中把农民视为革命的依靠阶级和力量,制定了工农联盟的政治统一战线,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夺取政权的实现路径,从而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保证就是土地政策适应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人生梦想,把土地分给了农民,在广大农村形成了割据的形势,得到民心得到了农民的拥戴,形成了农民利益与军队目标的一致,也就实现了百万农民支前部队的浩大队伍,这样的联合力量是攻无不克的巨大洪流,中国共产党据此赢得了建国的资格,而解放后的头30年,取得胜利建立政权之后,通过合作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的方式实际上是逐步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和经营自主权,农民的基层组织是公社、大队、小队,农民是社员,基层组织是农民各项权利的统一集中地,此时的基层治理结构高度集权,是一切权利的代表,作为成员的经济权利被统一收走了,不能实现个体诉求,集体化趋势让农民与土地分割,极其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与较高的生产关系的不匹配,之上的上层建筑更是水土不服,严重脱节,让生产力衰落退步,解决不了吃饭问题的同时又形成了工农之间的巨大反差,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让农产品不能公平交易,农民与工人等城市居民的隔阂、交流的阻隔日益固化形成的社会割裂状态长期存在,从而造成一个经济、文化、政治完全扭曲关系的社会格局,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把土地承包给农户,逐步放权于民,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迸发了无限的热情和力量,此后的农村基层组织也相应发生了调整,总的趋势是放权,解除对农民的各种限制,管理趋于放松,解散公社改为乡镇,大队变成村,小队变成村民小组,对于农民的经济活动较少干预,一切干预都以反面的案例被看待、被批判,由此导致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效果也都以负面为主,就这样农民的劳动热情得以释放,先是很快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并逐步打破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墙,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民与市民之间的鸿沟和差别越来越小,一直伴随着改革开放40余年,所谓的农村基层组织——乡、村几经变化但都坚持了这个趋势,也继续这样的改革方向,也就是顺应了对于农民管理的宽松的自治的自愿的方向,总体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力于解放生产力,有利于农民的自身进步发展,有利于组织建设和基层治理,与此同时基层治理所面对的形势和问题变得更复杂更艰巨,这主要是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人们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永无止境的欲望让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两不愁三保障,一些相对贫困、边远、少数民族、老区等地区需要政府以更强有力的行政干预,适应新形势基层组织还有大量的有待完善的经济政治组织构建任务,这些都是基层治理永远在路上的永续命题,如此以来乡镇、村、村民小组这几个层级的基层组织机构的构建就有说不完的话题,究竟该如何搭建,力量该如何搭配,似乎一直以来都有争议,但是总而言之,都不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都不能一刀切适合所有诉求,都不能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套到每一个角落,这就是问题所在、焦点所在、难点所在,现在的最核心的问题是人们的经济社会自由活动与公益性政府职能之间如何在村一级平衡,村民的个体权利与义务之间如何平衡,农民农村农业与整个社会的融合平衡,应该看到现代中国的复杂性很多都表现在城乡之间的两重性,尽管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这道鸿沟依然巨大,并是有型有效的硬伤,我们一直都致力于解决的城乡统筹治理的理想和目标并没有实现,并且有新的表现、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乡村治理依然是整个社会的软肋和心病,现行的很多措施也还没有摆脱之前城乡分治的思路和理念,也就是典型的城乡二元治理结构,城市治理是中央、省、地市、县,各部门一般都到这个层级就断了,乡镇、村就没有相应的部门保证政府治理的延续到最后一公里、一百米、零距离,也即是上面的一切机构部门都是结束于这个断层,即便有一定的延伸也不是全心全意,而是见利忘义似的管理,比如有权利有利益的就干,不愿意的不好管理的就交给乡、村自行其事了,各部门全部都可以甩锅给乡镇党委政府,或者都甩锅农业农村部门,好像农业农村部们就是仅次于乡镇政府的乡村各项问题的接锅者,上级农业农村部门他可以管理乡镇党委政府吗,所谓的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涉及的各行各业都可以抽身而去,唯独农业农村部门参与基层治理是责任和义务,其他部门到了乡村都是友情客串赞助,岂有此理,这些部门不是整个国家的行业管理部门吗,比如,资源管理部门,比如财政管理部门,比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比如教育科技管理部门,涉及三农和相应的任何工作和业务还有与他们不一致的管理区别吗,不应该是中央一直到最末尾的一条线的部门管理吗,比如工人和农民不都是人力资源吗,不应该由相应的部门管理吗,比如土地不论是国有还是集体所有还是农民承包不都是国家所有并由有关资源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吗,还需要分而治之吗,比如农民的宅基地房屋不一样是国家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吗,而要像现在这样农民的宅基地和房屋由一个部门管,而城市居民住宅由另一个部门管,这是何方神圣的顶层设计,可笑又可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