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那么好的事一八七@365

(2024-07-26 22:45:53)
标签:

365

读书

文化

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 ,乌鲁木齐 晴 18-29。

好读书,不求甚解,我喜欢这样,也是给自己读书不认真开脱,不止现在如此,早年读书也是这样,这里的读书不是功利性的,如果读中学就是为了考大学那么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所以我这里的读书是学校读书之外的读书,就像现在书城里面的门店可以称得上是书店的,在我心目中是要除去那些教辅书的门店的,那些门店卖买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而在买卖敲门砖,或者更准确地叫大学敲门砖,这些敲门砖用完之后都被当废纸卖了,那些高考中考后的学生们认为其不值一文钱,过后的那些进入高中、大学的莘莘学子不会再来重温这些东西,但凡一般意义上的书是经典、像床头案头上的那些时常被翻看、字典一样,随时放在家里办公室里备用,至少也不至于用完之后就废了、扔了、烧了,功用性没有那么强那么短暂,我所谓的读书讲的是这一类的书和这一类的读,如果说中学读书也是不求甚解那么我也就是另一番境遇了,所以读高中读初中的时候我的教科书工具箱,都是背下来的,每一篇文字都要熟读背诵,反复读反复练,每个公式都是反复琢磨反复理解,每一段文字都反反复复地学习,生怕自己解释错误,所以学生用书都是破破烂烂的,可不是什么不求甚解,那是恨不得吃进肚子里消化到脑子里,所以中学求学时期那可是好读书必求甚解,到了大学我的读书就两极分化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那是必修课,有学科、有学时、有考试、有成绩,不及格就拿不到毕业证,就意味着工作受阻,所以这一部分的学习也还是延续初、高中,认真研读有板有眼不得含糊,同时天高皇帝远的大学生活又不同于高中,那时的大学生不像现在挤向研究生的独木桥,而是都想着赶紧毕业当国家干部进入体制内拿工资,考研不是第一选项,目标已经是社会了、工作了,毕业即可,不是要选拔,所以就没有那么的拼了,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干点别的,这时候的我就把这些时间用在了读书上,读的都是与考试没关系的书,没有固定目的、目标,也没有什么方向,就是随心所欲,高中图书室已经让我初试云雨,分心到的一些之前没有涉猎过的书籍,比如世界历史、哲学,后来迫于高考压力才把心收回了,到了大学钻进图书馆被五花八门的图书搞的晕头转向,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五迷三道,找不着北,只顾着好看满心欢喜,都是自己未曾见过的好家伙,那可是天上人间,从开始的不顾一切,到稍有侧重,再后来渐渐开始有了新的读书的重点,所谓的重点也很宽泛,没有受到什么指点迷津,那时也不知道书单之类,就是拿起什么翻什么,不喜欢了就到此为止,喜欢了就看下去,下次来这本书被别人先下手了,就等再下次,经常也就等不到了,估计和我一样的大有人在,把喜欢的书藏在另外的书架上,不按套路出牌,这样来的早的人也找不到那本上次抢先的书了,我经常看到一些书夹在不伦不类的书架里,以为是不注意放错地方,渐渐明白其中的奥秘,大学图书楼对于新生来讲是足够欢喜新奇的了,渐渐的知道除了阅览室的图书还可以借阅,办了借书证,不过借书不如到阅览室痛快,宽大的大厅,不断更新的图书一览无余,可以自由挑选,这是很有吸引力的,我的大学在乡村,没有大城市的喧嚣,周边都是农村景物,大学校门口左侧的几间门市夹着一间书店,所售卖的书农业技术方面占了一半,其余中小学教辅用书又占一半,剩下了也就是生活日常用书,还比不上一个县城的新华书店的规模和书品,一个小镇不足以装下天之骄子们的心境,每到周末结伴而行到西安去满足一下虚荣也是常有的,我一般到西安就是自己一个人去,径直到解放路的书店,看看里面最新书的动态,好在都很贵我买不起只能眼热,过了瘾之后中午到附近饺子馆吃一碗汤饺后,一般就再到外文书店等其他的西安的几家大书店转转,一般选一两家书店,也都是看看热闹,大学四年我买的书不多,主要在图书馆满足看书的欲望了,那段时间看书很杂,没有什么目的,主要就是个兴趣喜欢,那时记忆力好,理解能力还较高,想象力也算丰富,对于养成看书习惯很重要,奠定了我后来读书的特别情趣和基础,对于读书理念和认识的主体和知识结构、框架都来自那个阶段,也是那个时期开始对于读书的非功利化得到确立和强化,大学毕业工作后,读书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条件了,买书的自由空间变大了,有工资收入了,读书可以自己选择了,为了什么目的读书基本结束了,不过读书的时间可是大大减少了,我现在书柜里面的所有书籍都是1986年工作后买的,也都是自己到书店千挑万选一本一本回家的,当然是自己的最爱,爱不释手精心呵护,金屋藏娇,看她们的时间就不定了,经常是长时间顾不上她们,读一本书有时得几个月才勉强完成,断断续续,抽时间,节假日,周末,有时出差把正在兴头读的书带上也都是一厢情愿,基本是怎么带去的怎么带回来,出门在外顾不上她们的,难得的一些空闲我基本都和她们在一起读过,或者在寻找她们的路上操心为她们找到更多伙伴,所以与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最愿意和她们在一起她们是知道的,只要有空最先安排的就是她们,读书是我的第一业余生活,说不上唯一,也是不多的爱好之前列了,而其中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我不强求她们,她们也不强迫我做什么,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一个自由的空间可供选择和腾挪是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