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七九八全凭嘴了@365

(2024-07-12 21:43:45)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7月12日 星期六,乌鲁木齐 多云 16-30。

近期对基层检查指导减少了许多,是减负的要求,基本要保证基层干部正常休息,周末恢复了本来面貌,上级的一些工作安排也尽量在工作日进行,不挤占休息时间,我们现在出差到地县也都尽可能不在周末,这样自然对基层干部是好事,生活回到正常,这是一个进步,但是工作的要求和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还是存在很多矛盾,要求工作很细致,要这样要那样,管理了那么多的事务,要求那么高,完成这种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决定了不可能不牺牲周末休息,要求放在那里,任务放在那里,怎么可以不完成任务而休息呢,所以能不能正常休息,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我们工作方式和理念的问题,如果还是责任不清,权责不明,随意变化职责,任意变更边界和游戏规则,那么减少基层负担也只能是一句口号,现在的工作模式和权利体系都体现了集中管理的偏好,自然会形成一种权利上移责任下移的双向流动模式,权责是分离的,而且是不停游动的,因为权利的过度集中,责任的剥离成为人们的动机并且得到实现的途径,也就变成了权责分离的事实,没有责任的权利是各级权贵者的愿望,下级成为上级转移责任的兜底者,现在这种严厉的甚至无原则追责机制和氛围势必让领导者、权利拥有者加强了自我保护和责任推卸的措施和动机,让这样的趋势愈演愈烈,如果可能上级总是很原则、很宏观、很严厉、很严肃、很无情、很分裂、很无理,我们总有一个感觉上级总有理,上级总是对的,上级没有责任,责任都是下面的,这样的现状只会强化,远离责任的动机和实现的方式因为权责分离的现实而变得实现起来成为可能,这是当下很多权利和责任漂移十分普遍,权利越来越集中,责任越来越虚幻和变换,而追责的模式让责任成为随机性很强的飘忽不定的存在,中彩票似的落在并不知道权利在哪里的人头上,这种混乱带来是确定性在减少、降低,不确定性在急剧上升,势必导致人们都处于焦虑之中,甚至某种职场的恐慌心理某种程度上也是普遍存在的,这带给体制内特别在基层的干部里面是一种很不健康的氛围和环境,培养机会主义思想和墙头草工作态度,不敢于动真碰硬,不敢求真务实,不敢真抓实干,只愿意趋利避害、明哲保身,干事越多错误越多,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们的工作氛围和体系性质、环境制度很容易创造出这样的情况,这不是局部的而是全局性质的问题,具有根本性影响和长远性意义,所以现在一直强调的减少基层负担的主张是意识到问题,但是还没有分析清楚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停留在表层的减少、停止监督指导检查的次数,硬性规定不下基层,不让基层填表,那么后面还会反弹的,过了这阵就会达到新的高度,因为工作方式没有变,治理理念没有变,据说有基层举报下基层干部增加基层负担,这让下去的人有些忌惮,可是上面的要求却是要下基层,要到基层去,要克服官僚主义就不能待在机关和办公室,就要到乡村去,现在又强调休息日不要打搅基层,周末节假日不要去基层,那么怎么才可以两全其美呢,回答应该是不可能的,两头挤压,中间的存在只能适应,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实际上是工作要求不降低,工方式不改变,工作理念不突破,提高效率上下功夫有限,只能自己给自己加压力,内心焦虑越加强烈,别人都对,自己都不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委屈、郁闷,不知所措,这样的状况在干部内心是很有杀伤力的,总体上一定会降低工作热情和工作创新精神,应付差事、得过且过成为常态,因为内心有恐惧的人没有底气、不知所措,听命于权利的指挥棒,责任压力悬在头顶,鞭策声声就在耳畔,纪律的紧箍咒就在身上绑定,不是来自内心的呼唤而是外界的强权,被动地适应、违心地作为,工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思想得不到平等的交流,情绪得不到温馨的抚慰、滋养,亚健康、病态不仅仅存在身心健康也存在于工作本身,工作本身的亚健康不一定被认识到,也就一直在影响人们,导致工作的效率很低,只是一味地重复地做一件事,不断地重复地加强压力传导,缺少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压力可以压倒一些干部,但这是不能改变工作的结果的,缺少正确的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越努力效果越差,打烂仗只会导致最终的失败,这是基本结论,看起来我们的人都很努力,都在加班加点,都十分辛苦,可是结果不理想,这是一个要害所在。只有三个人懂,数一数现在的干部队伍,懂行的真不多,一次交谈中一位领导感叹,不断变化工作岗位,这是现在领导干部的常态,两三年就换位置,目的是防止腐败,防止小圈子,防止干部的小宗派,这当然有一定效果,也是总结常年经验的做法,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明显的,干部的专业化职业化受到冲击,一两年对于一个岗位也就是熟悉的过程,刚形成自己的思路和工作规划就差不多离开,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现在很多领导岗位都存在差异性,并不都是普遍性,更多的还是特殊性,没有经过一定专业性职业性实践历练是浮在表面的,所以现在领导都习惯于那几把刷子,比如提高认识、提高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动员,这些常规性普遍性的动作都熟悉都热衷,再往下的就不一定了,也就交给低下的人和单位了,自己说不出来,说不到位,更不要说干到位指导到位监督到位了,自己都不见得懂,自己都不是那么清楚明白,外行如何管理内行,全凭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