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七九七由不得自己@365
(2024-07-06 10:02:20)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7月6日 星期六,乌鲁木齐 晴 16-30。
一
这次路过乌什县的湿地保护公园,看到的情况与前面两次大不相同,都是路过而已,凭感觉不同,主要是原来茂密的野生沙棘退化了,没有之前那么枝繁叶茂、生机勃勃了,这也许是旧路改新路,角度不同了的原因,还是季节不同的原因,对比性不够严谨,简单结论是有一定的偏差的,不过这片沙棘湿地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生态保护的天花板的存在,十几年前第一次看到它给我的视觉冲击和深刻感受磨灭不了,最初的那种直逼天灵盖的异样体验现在找不到了,那时的自己还是最低谷的年月,因为出差被人介绍到这里,看到那片巨大的大自然的杰作,似乎长久无法消解的满心伤痕在那片郁郁苍苍的野性的沙棘花前,就像面对一位不知名的民间神医,他找到了偏方,用一剂良药,手到病除,我放下了自己的郁结于心的块垒,自然的治愈了我的内心的伤痕,灰暗的内心被这片不经意间偶遇的湿地抚慰了,治愈了,有人介绍说上游建立了水电站,分流了水的走向,新的高等级路走过湿地的部位不同于之前,不过分流导致下游水没有之前那么丰沛,河道滩涂的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是必然,之前我曾见到的连绵起伏的山峦依旧,一望无际的湿地,辽阔的水面,却不见了那样的缥缈风姿,干涸、枯萎、草黄倒是呈现无疑,生态保护无上地位也保护不了美人的美艳迤逦,这样的损失何以估量,比起那座水电站,如果是我看到的那个并不起眼的水电站,这样的风景的价值,生态效益,似乎更大、更长远、更动人,即便是我没有看到的更大的什么其他经济效益,也比不了美好景色怡人悦情的价值和效益,试想之前看到过这片难得的湿地的人们的体验和感受与现在人们看到的感受和体验之间的差异何等之巨大,这样的落差产生的负面效应又是怎样的经济效益可以弥补的,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是无法估量的损伤,大自然馈赠与人类的那些鬼斧神工和绮丽风光都是无价之宝,随着人类的开天辟地、战天斗地逐渐消失匿迹了,我再也见不到那样的美丽风景线了,对于大自然的亲密已经是奢望和孤品,现在的孩子们哪里还有那样的福气,绝大部分的人们绝对失去了机会去领略大自然的壮美,这不是什么耸人听闻,也不是什么夸大其词,乡愁的记忆只能是我这个年龄左右之前的人们才可以有的特殊体验,所谓的追忆乡愁、留住乡愁,对于现今的人们似乎失去了具体的载体和依托,那些大自然的风景早已经变成了过去时,无限的城镇化和人工开拓,早已失去了原始风貌,极少的保持原来的自然属性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了,都成为了人们的属地和资源,变为了人们的账本上的数据,为了人们的不断增大的目标和野心,自然给予了极大的贡献,无限地让渡自己的自然属性,满足了人类极大的无限的膨胀的欲望,损失的是自然的状态,是乡愁的载体,这种改变已经不是零星的,渐进的逐步的,而是整建制、全方位、大幅度推进,自然属性已经从我们的周边消失,要有机会与大自然亲近必须要千里跃进,直至边境线,来到政治疆域的边界,人类最危险的权利制衡的地域才保有少量的自然属性的资源,供人们培育真实的对于大自然的情怀,看到大量的人们来到新疆,来到边陲的大量年轻人的信仰般的膜拜,我相信人们对于自然还是有着割舍不掉的冲动和怀念,自然与人类的那根生命的脐带是不能被人为隔断,可是我们的行为却在毫不吝啬的放弃自己最应该珍爱的信仰,利益的偏好让我们无限地抛去最美好的东西,换来一时的利益,得到短暂的好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更是自毁家园、直捣命门,全面的抛开自然属性已经让更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来处,重塑人性让人们迷茫于未来,徘徊于现实,渐行渐远的自然成为了人们的一个抽象的存在,视觉上虚无,感觉上无感,感情上淡化,这样的人类走向哪里,将变得如何,还不得而知,可是可以清楚的看到的是自然的下沉趋势愈加明显,人的异化正在加速,人类曾经的那些创造和文明都不适应现如今的变化,一定会有新的三观建立起来,大量的歧义和怪相都会应运而生,人类面临新的十字路口上的重大抉择,精巧的利己主义的盛行,脱离大自然的法则的野心正在膨胀,无视大自然的威力和决定性地位,将人类推向一个无知的世界,一个我们逐渐陌生的未来,终将带来我们无法承受的结果,在我的世界里,那个带有自然色彩的自然已经随着那片湿地的变枯变黄而减色不少,那个充满了魅惑的自然的模样已经跟着那座水电站不见了,沧海变桑田带走了我的无限的乡愁,枯萎的河床埋葬了我的大自然的独特情结,大片农田和连片农舍将我拉回到现实的生活,现实的残酷远超我的理解,进步的意义超过了我的视野,坐在车里的我看着窗外那些基建狂魔的盛大工程,没完没了的修了十几年的219国道,我禁不住要问,将来的人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灵魂。一位小县城的主官,曾经的同事交流说,如果是想躺平,在这里还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麦浪香两边,不冷不热,气候怡人,天高皇帝远,人少事不多,可是要求的很多工作是绕不开的,农民要增收,地方要发展,必须想办法,总要有一些成绩,招商引资引进大的项目,总要有些想法和措施改变现状,对于自己来说也不能辜负重托,这就是所谓的位置塑造人锻炼人,时势造英雄,位置到了思想境界也就提升到了,格局自然也就变化了,也就是说格局也好境界也罢都是随着位置的需要而变化的,如果需要人们自己会自动配置相应的格局、境界,岗位需要决定了意识、思想的供给,这位小同事的前后变化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要适应变化,到哪个山头唱哪首歌,平台很重要,离开平台每个人什么都不是,离开平台对每个个体都是降维打击,由凤凰变成落汤鸡,尤其在我们的这样的体制,机会主要来自组织的赏识和认可,每个人都具备内心的呼唤,都有家国情怀,都有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志向,但是有没有机会不完全取决于自己,由不得自己。
后一篇:匪夷所思七九八全凭嘴了@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