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六八零停暖了与苍白无力@365

(2024-03-18 13:34:44)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3月18日 星期一,晴转多云 0/13。

停暖了,怪不得昨晚上床感到被窝有些凉,今晨摸了摸暖气片是冰凉的,前两天对烧锅炉的买买提说可以少烧些,不必那么热了,没想到竟然就不烧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差不多停的锅炉,看来是时候停暖了,不过宿舍还是有点凉,稍微烧一点更好,停了问题也不大,也就不追究了,由他去吧,乡村不像城镇,江湖不同庙堂,可丁可卯的事在这里不存在,随情随意比较普遍,估计差不多就干了、就说了,精准精致都是浪费,约定好的时间可以不作数,谈好的事可以不当回事,什么事都最好是当面办当时办,期货是行不通的,电话里说不明白因为说的没有契约关系,所以任何的人和事都是现对现,记住这里信奉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日喝凉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了这个店,过去没有意义,将来只是虚无,唯有现在真实,只关注当下的事和人,其他都不是什么需要关心在意的,只要稍作交流就可以发现这里农民没有储备的习惯,挣一个花一个,挣的多花的多,挣的少花的少,不论挣多挣少都是月光族,他们不存钱,银行里都没有储备,工资拿到手就开始了花天酒地,花完了为止,不做打算、不做计划,有钱就花,想吃就买想穿就买,为将来的困难备用金不可能,为将来的事打算不会明确下来严格执行,计划在他们看来是不必要的,钱本来就不多,钱紧是常态,他们的欲望与他们的收入长期不匹配,他们对储备不信任也不熟悉,有节制地生活不符合他们的性格特征,只要有可能就尽可能抓住不放立即兑现,所以经常见到一个农民破衣烂衫瞬间变得爆发户般华丽服饰,很多的人都习惯这种变戏法似的变幻,他们可以适应这样的生活,愿意长期的阴暗背时换来一时的光鲜亮丽的瞬间爆发,他们享受这样的节奏和闪光的刺激,也甘于接受因此带来的长期的困苦艰难,也是这样的原因导致这些农民长期的较为困苦的生活状态,俗语道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会穷,忙时吃干闲时吃稀,要在有时想到无,莫在无时想到有,这些无不是教育人们平滑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花费,要量入为出,要综合考虑生活生产和未来,这种理念和思维以及行为习惯在这里不存在,中原传统文化的这些优质思想还没有被这里的人们所接受,勤俭持家、节约节俭的行为道德规范与这里人们的观念格格不入,有新衣服就不穿旧衣服,有肉吃就不会放到明天,有酒喝就立即解馋,享受生活是这里人们的普遍心理和愿望,花钱如流水、透支未来是大家的最大享受,看看他们的穿戴,看看他们的交通工具,看看他们的孩子的零食,你不会想到他们是贫困人口,他们不会腌肉以方便慢慢享用,他们不会腌菜以被青黄不接季节分享,他们宰一只羊会呼朋唤友一顿饭就消耗殆尽,而且这不吃那不用,禁忌很多,浪费很多,丢弃的很多,前一阵内地捐赠一批衣服的发放过程我们就很费精神,大多数的人不是那么愿意接受,愿意接受的又顾及公开场合被观瞻,于是研究后决定提前确定有需求的家户,一户一户分好到家赠送,这样的方式比较好一些,否则发放效果不是太好,达不到捐赠的目的,这里大部分的农民都很重视仪表,服饰使他们最愿意付出的部分,近些年生活改善体现最明显最快的就是农民穿的靓丽起来,城里人的那些时尚衣服很快就会在村民身上表现,所以对于旧衣服他们基本的态度就不太接受,有心理障碍,即便是那些收入低的农民宁愿穿的差一些,对于捐赠的二手衣服兴趣不是很大,如果方式不对路那么效果就不会好,当然社会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是主要因素,也跟这里农民的消费习惯息息相关,服饰、金饰等这类商品都是他们最喜欢的,愿意花钱买的,只要有钱就会下血本买入,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究竟好不好不可以简单评论,如果从实用哲学的观点看那么这里农民的消费的方式一定有其合理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有千秋,不好对其好坏对错是非说三道四,原因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更关键的是一切都是变化的,随时随地都可能逆转,基因都会突变何况生活习惯,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和习俗,随着交融交汇每个民族的优缺点都会在这个过程中取长补短,可喜的变化在这里的农民农户中也有发生发现,比如包容性增强了,对于不同文化的接受度更强了,愿意交流了,对于外面世界的多样性有了更多的认识,仇视的目光变得柔和了许多,变化是轻轻的慢慢的,但是没有停息,一直进行下去,隐隐约约、潜移默化。愿意看听这样的故事的只有那些有相同相似经历的人,同事看到电视剧《繁花》的时候这样说,这个电视剧的时间跨度几十年,应该涵盖现在大多数的青壮年,可是关心的人不见得就都是故事里所涉及的年代的人,所谓的相同经历相似经历具有意象也有抽象之别,同为人类大都是相通的,古人与今人的很多情感都是一致的,一些观念也是没有大的不同的,美与丑,爱与恨,这些有什么不一样吗,京剧展现的是几千年前的故事和传奇,现在的年轻人也有喜欢的、感动的,与千年前勾栏内的看戏人为同一出戏落泪的、顿足的,不就是一种穿越吗,因为有相通的情感和一致的认知,同一个故事不同的年代的不同地域的人从中获得不同的东西,各有所需,各取所求,《繁花》叙述的宏大历史中的故事和传奇蕴涵的人性和情感对于那些愿意汲取其中营养成分的人来说是决定性因素而不是其他,比如年龄、比如地域、比如国别,当我们选择看什么听什么的时候我们的立场观点暴露无遗,其他的评判掩饰都显得苍白无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