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六一四话别是时刻@365

(2024-01-12 18:57:49)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月12日 星期五, 晴 -7/3。

今天天气难得的好,阳光和煦,无风无云,温度也适中,比起往年要高几度,有队员说去年这个时候来的,感觉挺冷的,今年就好多了,有队员说这里的冬季温度挺适宜人居,不是那么的极端,最冷也不过零下几度,不像有的地方动辄零下20度,30度,他们的感受是对的,这里的气候干燥,但并不是那么的高温低温走极端,还是温和的,一位汉族的队长说他已经几次驻村,这次来已经是第六年了,等明年满两年后也不回单位上班,想继续驻村直到退休,一个是单位的工作自己不适应了,再就是这里的生活自己适应和习惯了,队员也都相对熟悉,彼此磨合好了,如果回去单位的人都不熟了,说话没人听,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心态,对驻村工作有了新认识新体验,除了离家远带来的不便外其他并不是那么的困难了,工作生活学习条件不断改善,责任压力也没有之前那么大,所以一些想改善一下工作环境的人就希望能到这里试试,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倒使得驻村人员排起了长队,这有些突兀,有些始料未及,这与单位的工作需要有关,驻村任务调配的人占比很大,他们的工作就由剩下的人分担,各项要求没有降低,任务没有减少,自然里单位每个人的任务量就因此而增加了,常年这样的结果就是单位工作的同事感觉工作责任和工作量都有较大增长,而待遇并没有相应的增加,相比驻村的各项补助有明显差距,驻村被重视被理解被保护更是有目共睹,所以相比之下有一些条件适宜的人就想驻村了,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家里负担比较小的,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强的,对基层比较了解的,这样的同事比较适宜下来驻村,可以得到一些在单位无法得到的东西,还有一些同事他们本来就是这里的人,考学工作后留在乌鲁木齐成家立业,现在利用驻村期间可以有较多的机会回家看看,自己的亲戚和兄弟姐妹,工作生活上都可以有照应,何乐而不为,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队员可以照顾年迈的父母长辈更是吸引力无比,所以就有这样情况的队员申请留下来继续,有的都很多年驻村了但还是继续,也是因为这一点,可以照顾家,可以顾及到以前的亲情关系,这是在单位在乌鲁木齐所办不到的,几十年工作也回不去几次,顾不了父母长辈,这样的队员单位一般会顾及到他们的诉求和需要,但是也不会长久地进行,有的长期驻村的队员也要适当调换,不能任由家庭需要而不调整,不利于驻村工作的宗旨,既要帮助基层治理做好工作,也要锻炼干部,所以从锻炼干部的角度就不能长期驻村,适当锻炼是必须的,过长时间在基层就不利于成长,对单位和政策容易脱节,不适应新环境、新工作,所以要调整,要给予每个人学习基层工作的机会,锻炼自己的机会,不能简单地一味地照顾生活和个人状况,近期就有这样的情况得到矫正,结束了驻村生涯,申请继续驻村的要求没有得到批准,工作队发挥作用方面还是有各种意见,主要的是两端,一方面认为继续下去并坚持既往的功能任务和作用,这是极力肯定工作队的作用,并不接受改变的那类,另一面任务工作队的任务已经完成,应该交由当地继续工作队的事业,工作队再留下不会有更多的作用,反而起到反面效果,干扰了基层组织工作,急需要改变现在工作队的存在,这两面都有自己的拥趸和理由依据,也都有自己的事实根由和思想基础,不过哪方面更符合实际和将来的走向,一时并不确定,各种说法都有,但是有一点是一定的,短期内工作队不会撤,即便将来有调整也是渐进的,逐步的,大概率应该是随着形势变化而调整驻村的方式和规模,根据具体情况配置驻村力量,多种方式和模式并存,适应情况多样性,至于工作队发挥作用应该随时调整,不同时期工作队的作用不同,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是一个目的,对基层治理的矫正和补充,不同时期不同具体目标和任务,但都是上级对基层治理的干预,纠正偏离的幅度和深度,因此只要这种偏差存在工作队就有存在的必要,长远的角度证明基层治理中必有一点需要这种力量用来矫正基层方方面面的偏离情况,这种力量可以来自多方面,但是都是一样的服务于上级的基层治理的目的,对冲一些问题和困难带来的结症,依靠当地力量纠偏本身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上级派下来的力量进行大规模深入的纠偏工作,工作队就是这样的存在,肩负着这样的责任,整体的局部的都会是这样的形式和目的,可以适当变换,可以根据情况调节,但是基本含义不会变。今天的工作队例会上我又强调了新旧队员工作交替时的主要事项,经常性的人员调整决定了工作的连续性的重要性时不时需要强调,很多准备回去的队员有些懈怠的情况,早餐都不太吃了,有些工作都不太干了,想着回去的时候,其他都不太上心,所以还是有必要敲敲鼓响,警醒一下对一些队员还有意义,回去的时间不是那么明确的,有一些出入,这本是正常的,可有些同事就比较计较,多几天就有些坐不住了,似乎几天的拖延就造成了他们的极大的困扰,历尽一切办法想这想那,这有什么必要呢,哪有那么精准的时间安排呢,涉及那么多的环节需要履行手续,不是简单的事,所以时间上并不是那么确定也就是必然的,这才几天的延迟就这么焦虑,多少有些沉不住气,年轻毕竟年轻,有些绷不住,说明了还需要历练,需要矫正自己,需要有一些必要的教育环节跟上,让一些个别的年轻队员对于工作和生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过早地想着话别的时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