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六一零另当别论@365
(2024-01-08 18:20:48)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1月8日 星期一, 晴 -7/3。
一
世上所有的惊艳繁华、热闹喧嚣都会归于沉寂,熵、热寂理论这样总结世界,现实中也应验了这个思想,金庸所谓的人生下来就要大干一场大闹一场热热闹闹最后悄无声息离开世界,道尽了所有生命的轨迹,呱呱坠地到悄然离去,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画尽了人间繁华、京华春梦,汴梁的繁花似锦,宋人的黄粱美梦还剩下几何?今人再观,又该是怎么样的情景,不过是就画论画,就事说事,那些热闹都消散了,宋末代皇帝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叹息的不正是前世的功名利禄,前生的锦绣山河,如今的破碎凄凉,所谓的繁繁似锦不过是当代人的特权,是一个生命的短暂历程里可能发生的事情,随着生命的周期而结束,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湮灭是必然,不要指望可以永生,至少现在还没有希望,所以遗传很重要,每个人每个生命都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上,可以遗传自己的密码,自己的生命的特色特征给下一代传下去,这就是永生的简单版本,随着将来的发展和突破更多的信息可以遗传,真正意义上的我们可以感知的永生就实现了,也许那时候的淹没沉寂可以另说,这个希望至今还没有什么曙光展现,当然作为生态作为群体作为生命而言,生生不息和永生是已经存在了,地球上的生命在我们的时间尺度上实现了永续发展,通过一代一代的周而复始的周期解决了死亡带来的困扰,一个个体可以湮灭,而地球上还是生机勃勃,当然如果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下地球也是有生命周期的,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没有跳出周期律,地球如是,银河系如是,宇宙如是,当我们用人的时间概念度量人生的时候我们已经感到宿命,去度量地球的生命的时候我们感知到的是永久,当我们可以离开地球奔向月球火星的时候,我们感到了些许地球的未来的有限,当我们顿悟到宇宙也是有限的存在,也是有时间年龄的时候,我们似乎清楚地悟道,一切都是虚无也都是存在,存在就是道理,存在就是真理,存在就是一切,永续本来就不存在,是我们的一种痴心妄想,是我们面对问题时一种狂妄的自私想法,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是十足的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永生的想法是人的生命有限的极力反作用下形成的一个普遍的人的共同的图腾,这个图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将其作为毕生的目标和奋斗的志向,用生命的全部实践来证明它是一个过程,一个没有尽头的没有希望完成的任务的过程,当生命的指向都不约而同地来到某一个点的时候,繁华已逝,落红依旧,黛玉叹花谢花落花飘零,谁叹黛玉之情义无着,黛玉葬花落泪写诗以志,谁来葬黛玉谁来为其明志,后人歌咏前人的事迹,惊叹先辈的芳华,敬仰先祖的荣耀,记下的是千古愁痛、万事孽缘,有谁记得了那些歌舞升平万紫千红,这使我不禁感慨,汇通天下茶马道,再聚英杰丝绸路,千金散尽还复来,芳华辞镜不复还,前日浮梁卖茶去,今日叙旧茶亦凉,百花落尽都是红,人人逝去皆流恨,
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谁也变不了俗,可是谁也都最终要脱俗,三封来信皆为房,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留下的都是不愿留下的,不愿留下的都留下来,人本身就是大自然的杰作,就是自然的璀璨的芳华,人的一生极力展示的就是自然的花朵的绽放的历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俗的过程,就是接地气的过程,就是要食用人间烟火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经风雨见世面,就是尝遍人间百味、赏变千般风情、领略过山车、打秋千打秋风,不就是所谓的今宵一刻值千金,不就是豪掷千金为红颜,不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不就是风情万种,不就是踏遍长安花,不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不就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不就是东方喻晓、五星耀中华,不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金光大道上的钱广,不就是菊与刀、红与黑、美与丑、爱与恨,这一切那个不是我们,不是我们自己的身影,不是我们的动静,不是我们的声音,不是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不是我们东拉西扯、东忙西突,不是我们的懵懂和丑事、违逆和鄙陋,都是,没有一个不是,记得10年前一位老司长,一位女领导,我陪她调研过程中听到她说过一句话,谁没有年轻过?其实这句话包含了很多,说出了很有张力的一句惊艳妙语,似乎什么都释然了,一切都可以不比挂怀了,父母面前孩子的一切都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上苍面前人们的一切言行都是可以理解的、原谅的,所以像金庸一样的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好话说尽、坏事做尽也不怕,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横竖不怕,来去自由,倒是像我这样的人谨小慎微的一辈子,到头来还不一定得到上苍的嘉奖,反倒被世人视为平庸平凡,没胆量没气性没脾气,与白富美无缘,与高富帅不沾边,没有繁花似锦的生活,没惊心动魄的工作,无胆量惊天动地,没能耐靠颜值吃软饭,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到了这把年纪,还早生华发。今天也俗了一把,到市场给成都的堂妹和小姨寄点新疆的干果,照现代人的说法和行市,哪里都有这样的东西,从这边陲小镇的农贸市场往锦城成都那样的地方寄这么点东西,光邮寄费就50元,实在划不来,这几样东西成都是不缺,可是一点心意如何表达?鸿雁传书,锦书难托,这几样东西不过是一个载体,在亲人间传递一份情意,毕竟我们还是有一点情意,还是需要表达的,谁缺几枚干果?这让我想起一位服务员说的,哪个买衣服的人缺衣服穿?看来干果是用来吃的,也是可以用来跑腿的,用来传递信息表达亲情的,当然有人根本没把情分看得那么重,没有那么必要,就另当别论了。
前一篇:匪夷所思六零九彻底的躺平@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六一二@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