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五九一允许说话坏不了事@365
(2023-12-20 20:21:29)
标签:
365 |
2023年12月20日 星期三, 多云转晴 -10/-3。
一
授衔元帅之事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欢议论的话题,各种的说法莫衷一是,观点完全不同,旗帜鲜明,相互对垒,支持谁反对谁,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贬低啥褒奖啥,在这里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高质量的说理推论低水平的口号议论,胡搅蛮缠、无中生有等等都有都存在,热门话题总是这样吸引人们的好奇心,这里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和观点的交织,前两天看到陈毅元帅与粟裕大将之间评帅的过程,类似的东西很多,经常看到各种版本的说法,他俩之间对比谁更应该当元帅一直是这个话题的中心议题之一,有支持陈毅的,有支持粟裕的,但不难看出两种观点和阵营所支持的实际上是评帅的标准的不同,一种是军功第一,一种是资历第一,以军功为唯一标准的认为元帅就是打仗的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是军事战争取得胜利的多少和规模质量,以资历为重要标准的较为全面认为资历就意味着军功,实际上二则都有对的地方,都没错,无非是偏执、走了极端、钻了牛角,二则本身是结合的不矛盾的,不过是细分之下各有侧重,军事不单单是杀了几个敌人,歼敌多少当然最重要的指标,可是到元帅这个层级的军事家已经不可以单纯的军事观点来谈军事了,而是整体工作了,正如7、80年代所谓的当前最大的政治就是经济发展,同样的在解放前共产党的最大政治就是军事胜利,用军事斗争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夺取全国的政权,当时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这个任务,也即是说那时候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军事而进行的,军事本身不只是打仗,为取得胜利的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都需要采取非常措施,作为军事统帅哪能仅仅看他的狭义的军事才能和歼敌数量呢,而是他在重大历史阶段节点的贡献和立场观点及实际效果,他在关键时期和关键事件上的成绩,特别是在困难时期的艰苦卓绝的作用发挥,还有就是群众基础,也就是资历和权威,支持粟裕的总喜欢说他在淮海战役上如何如何,甚至淮海战役都是他一手指挥的,其他的都不是指挥者,粟裕最大的军功和才能既军事天才禀赋都突出地表现在这次战役,用60万歼敌80万,很大程度上都是事实,但仅凭这一点还不是足以评帅的,可以说整个解放战争到三大战役的时候基本都是打的顺风仗了,胜利基本都是大势所趋的形势下进行的群殴状态取得的,与红军时期、抗战时期的情况相比艰难程度、困难程度都是小巫见大巫,说到底,这时候的战役指挥员都是在大树下头发挥优势显露军事才能,不是说解放战争不艰苦不困难,而是相比之下谁更甚,朱德的最大功劳是南昌起义失败后带领剩余力量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里面有红军的最主要的将领,保存了军事干部,元帅里面四位出自其中,陈毅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梅岭三章写照的就是红军离开瑞金后他带领剩余力量继续斗争,这里没有什么大兵团战争,不但消灭不了几个敌人,倒是自己被追的东躲西藏,经常面临肉搏和死亡,十万的主力红军都是死里逃生九死一生,最后达到陕北也不到万人,何况离开主力红军进行游击战的陈毅的处境是何等的危险和悲壮,血雨腥风中对敌军事斗争,这种状态是大部队下在指挥所里指挥的将军所不能比拟的,这里更需要的是信仰的力量,是意志坚定的力量,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的力量,艰难时期最需要的是这样的考验和毅力的比拼,大军团作战技术成分更多一些,比拼的是智慧和能力,而艰难时期比拼的是牺牲精神,是直接的肉搏,大无畏和牺牲精神更显珍贵,对于元帅这样的军事家而言,当然要超人的战争胜利的智慧和非凡的军事指挥艺术,但是相比于这些驾驭人驾驭全局驾驭困难显得更为重要,对于战争与政治与经济与社会与文化等关系处理,对于内政外交的运用和驾驭,综合施策全方位用力,始终从战略角度来对待战争等等,这些才是第一等重要的大事,毛泽东周恩来不会打枪,也不需要他们到一线指挥军队,但他们是坐镇指挥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元帅之争用一城一池的得失来衡量就有些小格局了,用取得几次胜利来对比就有些局里局器了,不能否认大多数围绕这个进行的争论都是就事论事,参与者也许就是单纯的军事观点,就是为了把事实争辩清楚,但是也不能否认有很多是义气之争,还有一些情绪化的争执,还有一些有其他的隐含观点,明面上是争元帅之位,为粟裕鸣不平,背后的潜台词是为了证明一些其他自己想争辩的东西,是为了贬低自己想贬低的对象,达到自己的目的,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正常的范畴,各抒己见本就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社会接受和容忍范围。各种不同观点相互冲撞并不可怕,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危害和危险,比起不同意见引起的争执和行动不一致,禁言的危害和危险要大得多,有不同意见放在名面上,什么都摆在桌子上,花时间统一思想,协调行动,这是可以预见的,风险都是可控的,因此耽误的时间化的成本降低的效率都是可以弥补和挽回的,而有话不说出来,什么都在低下做文章使绊子,现在很多单位组织,一律强调一致统一,动辄组织纪律要挟,不允许说话,不允许不同意见,这样的结果是死气沉沉,是万马齐喑,不说话不代表意见统一,上面不说低下乱说,不光明正大表达意见,都在地下场合高谈阔论,谣言满天飞,饭后茶余谈资兴隆,舆论反倒被动,江湖气息浓烈,这是一个组织的大忌,是社会走向衰老的开始,所以要允许说话,允许不同意见,要形成好的社会舆情氛围,可以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可以不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但是坚决捍卫人家的说话的权利。
前一篇:匪夷所思五九零绝不是@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五九二律师的故事@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