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五三五一见如故@365

(2023-10-25 23:52:24)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晴 10/17。

几日前在一个活动上与一位故人偶遇,几十年没有见面了,可谓一见如故,八十年代就认识,相差一两岁,先后大学毕业工作,我们并没有什么交集,唯一让我们联系起来的是他是我的当时的领导的准女婿,在领导家里拜年时第一次认识的,他与领导女儿是大学同学,刚确定了关系,准备结婚,后来再没见过面,不过通过一些渠道和人了解到一些彼此的情况,老领导都去世25年了,这次见面知晓老领导夫人也于去年在北京过世,老领导的女儿也退休了,她们两位以前还都比较熟悉,老领导过世后他夫人开始还在厅家属院居住,有时在院子里可以碰上,女儿在其它单位,经常回来看她母亲,也偶尔遇见,聊几句,因为有时单位工作交流还有机会见面,打个招呼,慢慢的时间的流逝,阿姨也搬出了厅家属院,她女儿也几度轮换单位,大家都忙于各自的工作生活学习,也都有十几年再没见过,直到这次遇到他们的女婿,才得知她们的一些情况,有共同的话题是源于共同的熟人、友人、亲人,现在都是在驻村,都是等待退休,都是上有老母下有小女,一起共同活动了一个上午,大多的时间都是关于以前的那些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物是人非事事休,逝者如斯夫恍若隔世, 光阴如梭,岁月荏苒,曾经的过往历历在目,鲜活生动,栩栩如生,老领导的言传身教,音容笑貌,他的工作的点点滴滴,生活的方方面面,似乎还在昨天一样,记得他多次向我叙述他的大学生活,他的儿童生活,他的家庭生活,有很多是他淤积心中的,有些也许连家人也不好讲不便讲的,原先自己觉得这或多或少都涉及个人隐私,不可能讲与外人的,随着年龄增长也就释然了理解了,每个人的一些心里都有一些淤积的东西,长期在心里放着,与孩子与家属也不好讲,不是她们不应该知道,主要是知道了反而不好,引起一些误解,吓到家人了就不是本意了,之所以给外人讲,那是这个外人不会引起不适,只不过是一些故事和传奇,当成了笑谈,再一个就是这个外人要收秘,要好心好意,我当时对老领导十分敬重,他与我的父亲同岁,一直都像个长辈的存在,亦领导、亦师亦友,他对我也是了如指掌,工作上自然是密切指导,我后来的很多工作上的东西都深受他的影响,尤其是他的对于材料的功底和处理方式让我受益匪浅,他对于工作的乐观和细致,大局观,对于工作的熟悉和把握,对于重要工作的攻坚,都是一流的,他对于厅内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是相对熟练的,曾经到厅下属二级单位任主要领导,后来根据领导和组织安排回归单位,也都是轻松自如,从来没见他被工作难倒,他对于下属都是和蔼可亲的,不说大话不说狠话不说凶话,平易近人让他在下属面前很有亲和力,在上级面前很有能力,
在农业部有关方面也是很有影响的处长,经常被点名主持全国专业会议的讨论,受到全国其他省区同行的认可和尊敬,他在人群中也是出色的,说鹤立鸡群不为过,口才好,故事多,什么人都可以说得来,都可以搭上话,很快就可以打开局面,马上就能扭转不利局面,办法多点子多,正轨大学科班出身的高级知识分子,有着超出一般水平的认知能力,被大多数的人们羡慕嫉妒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工作上的出色并没有为他赢得身前身后名,也没有得到我认为应该得到的荣誉和名利,工作一辈子辛苦努力,60多岁就离开了,与他在我的印象强烈对比,与他同龄人相比他的身体是很好的,一直都是强健体魄的表现,身体素质也很高,没有什么大病大灾,也就是退休后才发现癌症,没有多长时间就离开了这个他深爱的世界,带去了他的所有的能力、智慧、活力,他的生活的很多方面并不是我们所能触及的,他的那一代人的特殊历程自带荣光,他们都被生活的磨难推上了高端,对生活有着不同凡响的理解,也因此而不被人们理解,不被后代同情,并时不时被同龄人挤兑打击,我的这位领导的生活也许有着一些只有他自己带着走的地方,我能理解他的一些方面,知道他的一些苦楚,
但不可以评价,尤其不可以公开评价,甚至很多时候都无法像其他人那样去对待他,一则他是我的直接领导,我不能对领导不敬,二则不能随意评价他人是我的原则,我没有那样的资格,三则我们没有公平公正的传统和习惯,对人的评价往往都是偏颇的很,我们都是这样对待他人的,往往听不到像样的对待人的评价,这不奇怪,而对于自己敬重的人我更是谨慎有加,不会雷池半步。这段时间有人对于不实言论颇有微词,希望可以停止八卦性的各种说法,明显是不对的,可又不好直接干预,有些东西就不便于去纠正,越描越黑的就不能再去描,就不能给是非者借力打力的机会,说实在的,我都不敢相信一个人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应该对一个人的的好与不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结论,可是往往不是这样,其中的复杂性我一直都不能搞明白,也不愿意去弄清楚,估计也搞不好,那么这样的话也好办了,就是一个不相信,坚定相信自己,对于他人的看法不要太关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也许就是这样的,无视是对小人的最好的办法,搅屎棍子就希望当事人参与进来,味道是越搅越臭,有心人就越有题材可以去作文章,所以当事者还是息事宁人的为上策,发生的已经发生,尽量去避免新问题的发生为好,不要增量负面东西,慢慢消化之前的负面东西,而不是去追究不好取证的恶行,使得问题复杂化,让这些都交给时间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