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五二七首要的是责任心@365
(2023-10-17 16:50:49)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10月17日 星期二, 阴有时多云 14/23。
一
现在很多的体制内所谓的调研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没有充分的酝酿和完善的思路方案,没有足够的经费和资源保障,没有相应的专业和职业人员,为调研而调研,走走过场,过过形式,很多都是领导的一时兴起,临时动议,不过是找不到其他的说法而挑选了这样的方式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达不到调研目的,达到的是满足其他的想法。这与体制外的调研不一样,目的就不同,企业公司的调研就是弥补自己的不足,要开拓新业务,寻找新机遇,自己面临各种的不知情,大量的问号需要答疑释惑,于是借助外脑,所谓的可行性研究,必要性研究,这些都是老板决策时必须要回答的,这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可以完成的,必要是真金白银请外脑,请专家,请人脉,必要是了解真实情况,必要是看到真正的问题所在,真正是量体裁衣量身定做选择自己的路径,调研花多少钱,什么时间开始结束,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和目标,都是要精密安排部署,成本都要严格控制,实实在在的责任,花的时间精力是要有回报的,咨询的价码是明确并要计入总体成本,在将来赚回来的利润中核减的,因为这都是企业自己的利润中拿出来进行的支出,没有效益的活动必定会被淘汰,体制内的那些做法不可能长期地进行,那些不负责任的做派也很快会被淘汰,不可能像体制内这样的没完没了的出现。这段时间,一个内地的企业想到新疆投资,到很多地方调研,老总带着几个人来回穿梭于各地,行色匆匆、轻车简从,老总开车,车里都是满座,每天都是几百公里上千公里的行程,询问的问题也是很专业很精准,总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和方式,敷衍不行,没有解答疑惑没有解决问题都不会轻易放过,老总也是身价上亿,做的也是过亿的投资项目,可是及其低调,不耻下问,反复核实,与一些领导们的做法很不相同,明显的不一样,从疏附县到昆玉市几百公里,他们可以在路边小店吃过晚饭后的19点出发,24点后到达,为何?还是为了节约成本,为了尽快解决一些问题,为了尽快抓住机遇,为了减少一些遗漏,为了把情况掌握的更精确,为了下决心做决策更有底气和把握,为了自己的投资多一点希望少一点风险,体制内的人们调研可以这样吗,几个可以像老板这样的玩命,大都是适可而止点到而止,问题清不清楚、解不解决并不着急,接待是否到位、规格是否高大上是关键,谁还那么认真调研,看看点观观光就是了,有回报有材料汇总一下就可以了,问题还是摆在那里,问题仍在存续,调研是调研,问题是问题,似乎并不相干,企业的调研是很难的,他们找人都要求人,想了解情况都要找资源找熟人,他们是自己掏腰包出来的,每天的住宿吃饭都要花自己的钱,精打细算是必须的,要有效果也是必须的,风风火火、扣扣索索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位老板带的几位人分工明确,其中就有当地的企业负责人或者咨询公司的人,借助外力为自己的补充,不是为了观光旅游,而是要调研真实情况,所以成员少,但是要管用,可以极可能地减少成本提高效率,这里最大的不同在于目的不同,体制内领导的调研是为了散心是为了走走是为了工作之外的休息片刻,而民间的主体调研则没有那么的浪漫,多是走投无路的亡命徒的求生之旅,是揭不开锅的另寻出路,背负着一个群体的希望和续命的稻草,是求索是探索是紧急状态,他有心观光看景吗,他可以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吗,他可以吃吃喝喝无所用心吗,自然二者的方式方法作风做派都不一样,目的不同其他也都全然不同,逻辑不对了,其他自然就截然不同,这个很好理解,解决问题还是走过场这是一切的分水岭,问题是明摆的,还调研什么,几十年都是一样的困难还掉哪门子研,那些打着调研旗号的各路人马干的是什么勾当,不过是将其当成自己的一个跑马场,当成自己肆意找感觉的工具,甚至是借助出来的机会实现自己的勾连,关键的关键还是调研是自己的事还是体系的事,体制内的最大困境就是科层与体制本身的紧密关系的构建及其困难和低效,执行调研任务的人在执行公务而不是自己的事,公司执行调研的人也存在类似体制的困境尤其是大公司也有这样的弊端,但是公司就不可能像体制里这么的理所应当,它会相对及时地改变纠偏,这是体制比不了的,总体而言公司里面的调研就更符合效能的原则,更趋于按照调研本身的目的和方式行事,绩效的紧密结合逼着人们正常工作。记得2012年左右的自治区公选厅级干部的笔试题目之一是谈谈如何做好调查研研究,我在考场里觉得有很多可写,又觉得不好回答,自己几十年都在做调研,以前跟着领导,后来自己出题目带人出去调研,要说如何做好调研还不是几句话可以讲明白的,除了要有时间、有资金、有人员、有方式、有工具之外,我想主要的还是责任心,没有责任什么事都是可以应付过去的,尤其现在的情况,对于这样的软任务没有评判标准,也没有什么硬指标,采取敷衍的态度也不会被指责,各种的方法可以交差,所以调研只有那些负责之人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全凭的自觉去组织力量,去创造条件,去争取资源,去比较各种方式方法和工具,去仔细对比甄别,去发现蛛丝马迹,去洞见各种潜在的线索,去辨别各样的区分,惟其如此得出的结论才会是科学的靠谱的,才足以为凭,所以调研的目的要真切,调研的人选要负责切专业,其余的其他都是为这些服务的,是可以找到的。
前一篇:匪夷所思五二六平稳的立场@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五二八命运共同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