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五二零这个没有改变@365

(2023-10-10 17:23:32)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10月10日 星期二,乌鲁木齐 晴有时多云 11/22。

2003年第一届国际农交会开始参加闯市场卖初级农产品,到现在已经是闻名的企业董事长,身家亿计,还是农产品,但是已经是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的科技产品,一面是本人的发展历程令人感佩,见证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另一面是政府部门这几十年的扶助农业企业的成绩还是惊人的,一批这样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壮大,一批这样的企业家成长起来,我曾经参与过这个过程,是这个变化的参与者经历者,也是推动者,现在回过头看还有几分自豪。认识的曾经的这样的开拓者那时多么的艰难,不懂市场,不懂产品,不懂营销,全凭着一股闯劲,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牛劲,特别是当年的两位闯市场女性,其中一位是昌吉的阿魏菇初加工品,一个是和田的玫瑰初加工品,没有什么附加值,也没有其他当时已经是上市公司的大企业的排场,全靠一两个人积极的参与自治区农业厅组织的交易会,在多功能厅的交易会的大门口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观众和北京的市民兜售的农产品,多少有些寒酸,多少有些不起眼,她们多次参加政府组织的这样的交易会,走南闯北,不断低适应,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引进资金技术,从失败到成功不断地轮回,起初只是懵懂地兜售低价农产品,初级加工品,只是大众货品,经历很多的失败和艰辛之后才懂得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懂得产品链、价值链,懂得借脑的作用,懂得市场运作、资本运作、平台建立、借力打力等等,开始从一个推销员向企业家蜕变,华丽转身的背后是各种艰辛和苦难,是摸索和探求,现在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功成名就,成为了社会名流,早已经不是当年找生活的样子,现在出入的不仅仅是商场,不仅仅是商业工厂,他们开始进入了资本和科技的领域,主打的不单单是物质,开始经营精神层面的需求和供给,他们接触的人开始有了文化阶层,他们自身素质也有了根本性改变,草根特色变得模糊不清了,倒有更多的对于知识和科技的亲近感,这倒让他们成为了这个知识贬值的年代坚守文化和知识的人,都是自我否定,而他们的转身符合发展的正常的逻辑,给人更合理的印象,更贴合人们的理想和希望,他们提升了,他们发达了,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不管什么出身,不管曾经的卑微,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在羡慕他们的同时多了几分钦佩,自己当年几次有下海的念头,一两次都要动身了最后还是退缩了,给自己找了各种合理不合理的理由,还是自己没有他们那样的决心,没有他们那样的勇气,没有他们那样破釜沉舟的胆量,主要还是自己没有他们看得清楚、看得远、看得通透,到一定的时候,他们经营的不是生意,他们经营的是人生,到现在的阶段生意找他而不是他找生意,钱找他而不是他找钱,这时的他们可以是生意的牵线者、保证人、信用、锚定,他的最大作用是带出更多的人,培训下一代企业家,我给一些大学的负责人建议,可以向西方国家学习,请科研单位和企业家到学校任教,特别是那些退休的身体好且有一定理论工地的成功企业家科学家技术专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他们最为珍贵的宝藏,值得挖掘,将其传给下一代意义重大深远,我所接触到的几位企业老总就很适合去大学当兼职教授,他们很健谈,也热心,愿意和青年人交往,有一个年青的心,身体健康,乐于助人,估计绝不止我这样建议过,一定有很多人提议过,可是大学这样做的很少,即便有聘用之举也是做样子,没有真正将其做到位,这大概和现在大学的教育体制机制的问题有关,不太方便这么操作,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大学的人并不喜欢现在的企业家和专家,有一种排外的思想 、有一些惧怕的心理,对于他们有瞧不上的意思,这些都是正常的,但是这个趋势还是值得期待的,尤其在那些吸收了社会资源的大学里面这是首先可以尝试的,开放心态本来就是这类大学的特点和优势,最近的福耀科技大学挂牌就是一个很好的社会资本介入大学教育的开始,曹德旺的个人魅力一定会深深影响这所大学的各个方面,他也一定会走上讲台与大学生分享他的故事,分享他的成功经验,分享他的观点和思想,这样的企业家越多越好,他们的经历和内涵远高于很多大学老师,可以真正帮助下一代,让他们学到很多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这样的企业管理会有实践经验的支撑,货真价实,这是美国政经类专业的管用的做法,很值得推广和借鉴。经济是基础,原来一直将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观点来学习了解的,与哲学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一脉相承,可是现在就不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了,而是在人生的高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是停留在理论和思想层面,而是每个人的具体生活的真实写照,不需要论证,看看周边的具体生活现实,都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没有物质基础就没有世界,没有经济基础就没有人的社会的一切,剩下的就是空谈,没有经济力量的人生都是苍白无力的,没有经济条件其他的一切都显得像是空中楼阁,和一些公司老总相比说明不了什么,可是与那些自己的小学初中高中的同学相比较,经历了几十年下来,还是经济实力确立地位的相对位置,曾经的学习成绩、同学的尊敬、好学生、学历、干部、教师、体制内等等这些指标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彼此内心的底气还是自己口袋里有多少货,或多或少都在与此较劲,这个没有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