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四七九中元节@365

(2023-08-30 23:18:25)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8月30日 星期三,乌鲁木齐 晴有时多云 17/22。

今天是中元节,这次休假的最关键的一天,有所提前休假也是为了这一天,可以祭奠父亲和逝去的亲人,今年清明节没能如约,就把时间盯着着这里了,在这等着,今天没有法定的假日,也不是周末,没有想到到东山公墓的人很多,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料,甚至超出清明节的人流车流,大概今年的清明节还是疫情后遗症时期,大多数人心有余悸,没有完全放开,扫墓的人少,夫人说我们都是清明祭奠,别人就不一样了,中元节也被当成重要的祭祀日子,很多的家庭清明和中元节都要扫墓,都很隆重,全家出动,我们今天出来的就是几个代表,其他的都有这样那样的事,我10点半从家出发,11点把人接上,高速20分钟到红山路口下来,到东山公墓地界翠泉路几公里路就用了1个多小时,从路口到墓地的几百米用了1个多小时,延绵几公里的路上全是车,就像大型停车场,自觉排队的几乎挪不动,不自觉的车风驰电掣地抢道到前面路口加队,交警的管理基本见不到,大量警力都集中在十字路口,而延线几公里的加队情况无人问津,这是造成严重拥堵的关键,所有的车都为混乱买单,为一些人的不规矩付出成本,而管理的不到位不科学是罪魁祸首,他们助长了那些部首规矩的人的行为,鼓励人们抢道加队,公墓内部的管理也很乱,各种方向的车得不到疏导,都像无头苍蝇乱停乱跑,每年大型祭奠的时候都是大堵车,都是这样的一天的程式,表达哀思付出的成本有些高,环境有些差,体验不怎么好,心情有些郁闷,不过我们的对于父亲的思念是真诚的,虽然有这么多大困难,还是坚持来,尽一份心意,用这种方式看看父亲,他的碑文已经暗色了许多,用红笔描红,因为附近有一窝黄蜂骚扰,我们不敢过于逗留,摆好祭品,点香祭拜,就匆匆来到旁边的烧纸的专门地点,那里有准备好的炉子,送去父亲在那边的一年的花费,父亲要是在上苍有灵,他不一定要我们这样,因为他一生都不愿意麻烦,我们孩子们没少给他添麻烦,他也是渐渐认识到家庭的麻烦的,他也尽到了他所能尽到的责任,他将怕麻烦尽量地表现在了不给他人添麻烦,在我的印象中他几乎没有求过人,所有的事他都自己去做,能做到什么样就什么样,在我所看到的他似乎也都可以解决,家里的日常的一切,包括打家具都是他自己为主干的,最多叫了邻居一起互助,连家具的木头都是他想各种办法,包括进山伐树,再烘干锯成木材,他无所不能,什么都干,什么都不需要帮忙,当然为此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有一次他自己划玻璃镜子就把镜子划裂纹了,我们家的大立柜的镜子一直都是那个裂纹的镜子,多少年都是那样,我一看到大立柜的镜子就有几分伤心,当年父亲手握玻璃刀划裂镜子的那一刻的表情我永远都记得,父亲是及其独立的一个人,在我眼里他的能力体现在他可以不借助外面的任何资源实现自己自立,他的需求近乎原始,什么食物他都可以果腹,都可以下嘴,他的衣服可以是任何样式,我们从来没有听到他要吃要喝,要穿要戴,顶多就是有时候想吃点肉,我们长大后工作了,他也从来不张嘴要什么,直到他病逝都是这样,我给他钱的次数也就一两次,都是我主动给他的,他从来不向我提出类似的索取,他对于生活的要求是最低标准的,他生怕麻烦别人,可对于他人的求助却是尽心尽力,我常常见到他热心的默默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路边的见到的陌生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这个时髦的词用在父亲身上应该是贴切的很,他就是这样的,一生向这个世界索取的十分有限,他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没有那么大的欲望,只要最基本的生活的必需,他的对于生活的理解也是质朴的,讲不出什么大道理,论不出什么道道,他就是那么默默地工作,生活,似乎有那么一点乐观,很容易得到满足,一点阳光就会让他生长,一点养分就可以生存,最强的生命力,最经济的生活方式,他这样的人在他那一代有很多,是他那一代人的共同特征,而父亲属于其中最无害存在的那一群体,他们为家庭为社会都是最经济的存在,老黄牛一样默默地耕种,默默地倒下,默默地贡献自己的一切。当我们完成祭祀活动已经将近15点,当开车上高速时,母亲的电话来了,一遍又一遍的铃声响起,没有实现相互交流的声音,夫人一次次接通,一次次放下,焦虑地这样过了半小时我们回到母亲家,为我们开门的母亲她说她的手机没有电了,所以才听不到声音,她略带歉意地表示,饭已经做好了,可以吃饭了,我看到一桌丰盛的饭菜已经摆好了,母亲为我们备的,多少年都这样,今年还是这样,她在家炒菜做饭,我们祭奠父亲回来可以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她昨天就开始准备的,热菜六道,凉菜两道,86岁的母亲为我们孩子们准备的,一个一个菜炒的,一个一个菜做的,整整齐齐摆在桌子上,我们吃现成的,母亲吃饭时讲她前两天梦到她的妈妈了,喊她起来做饭,喊了三次,我说还是你这些日子想祭奠老人的事太投入了,日有所想夜有所梦,外婆担心你请老人这么多,人来了饭没安排好是失礼了,母亲笑了,她说外婆就像小时候她感觉的那样,我说明年清明就不要你这么准备饭了,我们在外面吃,她一如既往的反对,年年都是这样,次次都是这样,她不会同意的,和父亲一样,母亲也是会过日子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了解她的孩子们,她想为孩子们留下尽可能多的生存的东西,而不能浪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