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四三一闲来小镇@365

(2023-07-14 21:35:00)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7月14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晴 23/38。

时隔4个月,今天又与夫人驾车到南山闲来小镇,庙尔沟,水西沟,驾车半日游,乌鲁木齐的高温达40度,比预报的高两度,炙热的白光下见不到山上惯常有的白雪,各地的绿色显得有些勉强,黄色四处扩散,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昨天飞过天山基本都是没有存雪,仅仅最高的几个山顶才有很少的积雪,其它的山脉所有的积雪已经都融化了,形成了洪水冲积到山下广大的盆地、戈壁、荒漠,为庞大的灌溉水利体系吸纳分流到广袤的星罗棋布的耕地,为农业三夏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的玉米复播所用,为人们提供城市生活用水,为不断增长的工厂生产用水,近一段时间路过喀什八里桥、五里桥发现河水较其他时间水量大了许多,这与温度持续向上一脉相承,夏天的阳光将山上固体的积雪转化液态的洪水送下山谷,因此流量与气温为正相关的关系,山顶的固体水可以持续融化多长时间决定了当年的农业生产形势和人们用水的丰沛程度,不断增加的水库是人们力图调解这种水量平衡的尝试和努力,乡村的人们感觉到今年的小麦比去年多浇了一水,城市的人们感到现在断水的次数比以前少了,科学家们不断在提醒人们气温不断上升的趋势意味着生态的不断恶化,各种的变化并没有那么的显著影响,来来回回的拉锯也模糊了趋势的明显态势,钝化了人们的认识敏锐性,我和夫人只是感觉热浪的侵袭,不断调教车里的空调,所到之处看到游客不多,在一处观景台居高临下目力所及,唯有对面南山上的松林有些森然肃穆的样子,其余都显得燥热不安,突兀而索然,过早地发黄的草坪,枯竭的沟壑,过剩的各种设施,停摆的废旧厂房一般,没有了游客的南山似乎找不到感觉,不知所措,我们这样的闲人选择这样的时间来这里抢沙发,不过是受到近日新疆景区大火的影响,也想凑热闹,又不想太热闹,老同志的心理,走了几个之前每次来没有去的沟沟坎坎,便选择每次都要去的闲来小镇附近停车,四处走走,闲来小镇没有了平日里的喧闹的景象,几乎看不到任何的游客,到了饭点还是这样的静寂的确出乎预料,诺大一个南山景区在这样的旅游旺季,游客这么少,说明有问题,似乎应了近日来所谓的新疆游客断崖下跌的传闻,至少我们在南山这里所见所闻证明此言不虚,我们问了一些店面的食品价格,有些离谱,一份大盘牛羊肉系列的菜价格都在150元以上,拌面30元,夫人觉得太过高了,我们沿着路边走了多家询价,大概都这样,主打的都是这样的新疆饭,大盘系列,尽管在景区,在我们看来不一定要这么选择,可以回到市区用餐,每次出来车里都准备有吃的,水果、便当、水,对付一下也足够,景区的饭菜是有溢价在其中,一旦失去了景区的价值,饭菜也就是果腹之用,对于我们来说,这里的饭菜是家常便饭,没有溢价的空间,因为这里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外出的一个闲暇闲逛的点而已,是景点,不是那么难得的景点,价格没有那么高,没有猎奇的成分也就没有了为其买单冲动,最终我们决定在一家维吾尔族风味饭店,点了四个烤包子,四串烤羊肉串,一份丁丁炒面,味道不错,合计60元,这是我们还可以接受的一顿便饭的价格,店面老板是红雁池电场的退休工人,维吾尔族,国语交流没有障碍,典型的乌鲁木齐人国语腔,他去年接管了这个饭店,他和家人一起经营,没有外面请人,工价太高,动辄7、8千元,这里的店面有餐位,如果客满,他和家人是忙不过来的,显然他没有这么忙,没有那么多的客人,他说明天人会多的,这里一般都节假日来人多,平日里人少,典型的假日买卖,农家乐格局,家庭模式,饭后外面的温度到达今日的最高值,我和夫人无心恋战,便驱车取道回家,车放车库,人回人家,就在回车库时显示没有缴费,需要续费,与物业交涉,将几个月前缴费的单据找全,证明是物业搞错了,要9月1日才到期,于是收费员答应开通,却没有立即开通,我只好请后面的司机后退,才将车库大门又开通了,这样一番折腾一个小时我来回几趟,物业的管理太混乱,出错率太高,情况一再发生,物业费现在达到1.6元/平米每月,可是管理跟不上,自己买的车库,每月50元管理费,服务作用体现不了,昨天刚下飞机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门找一家五金店买了LED灯,把洗手间的灯换了,因为20多天就坏了,可是夫人自己换不了,物业也是收费,而且价格高,靠不上,只好让夫人将就一下,等等,等我休假回来,每天洗手间就是没有灯光的状态,如果物业提供的及时服务的收费与市场一样,那么我们养一只物业队伍何用?完全交给市场社会化服务不更好吗,难怪现在取消物业的呼声很高,大家对物业的不满是普遍的,实实在在的。回来这段时间还是要和家人见面,处理一下家务事,包括一些维修的事物,过一些时间就会产生一些,免不了的婆婆妈妈,见见老母亲,昨天一下飞机的回家路上先到母亲那去,给她买了几斤鸡蛋、一箱酸奶,她嘱咐我好好休息,不用惦念她,她都好,我知道她怕我开车来看她不安全,天热出门受罪,所以这么说,这几次驻村回来都是下飞机就先看一次,中间找时间再看一次,返程登机前看她一次,到驻村点后每周给她一次电话,母亲老了,每次见面或电话她已经不像以前有那么多的嘱托了,说不了那么多的道理,只有简单的问候,注意身体之类,母亲变了,她想不起该怎么啰嗦了,只好简单地说几句话,几句我都背下来的话,真见到她这样的简单——我曾经希望的样子却又担心起来,显然她是连说话的精神都不济了,身体已经衰老到这样的地步,我却越来越力不从心,不知所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