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三九八疑与不疑之间@365
(2023-06-13 18:24:54)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晴有时多云 21/35。
一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领导都喜欢这么说,相信他们也都很愿意这么做,可是现实情况是用人不疑不可能,疑人不用也做不到,哪个领导疑心不重,下属的勾当都是从他那里学来的,他以前的做法他自然心知肚明,也明白下属怎么哄骗上级的,所以他怀疑下属是自然的,怀疑下属的能力,怀疑下属的忠心,怀疑下属架空自己,怀疑下属给自己下套,怀疑下属为自己挖坑,怀疑下属不干净,尽管提拔时都是褒奖表扬,可是走上岗位之后就可能变了,之前的承诺信誓旦旦都可以作废的,那么之前的信任也一样可以作废,所以用人不疑是相对的,表示了领导与下属的信任关系,但不疑是不行的,也是不可能的,老领导对于下属一定要保持一种警惕,要用审视的眼光看待下属的言行,而不是一味地信任,更不能将这种怀疑的审视的做法当成领导的不当行为,质疑这种必要的做法正当的做法和态度,我们很多时候用人不疑的说法有些斩钉截铁、有些理直气壮,似乎不容置喙、不容置疑,怀疑下属就不对,就是领导的大忌,就要承担某种道义上的谴责,被认为是领导的不良行为,为人们所不容、所不齿,的确有些言不由衷,也不合实际。疑人不用同样行不通,现在哪里可以做到疑人不用,一个单位的领导上级派来的,直降的,下属也是组织安排的,领导没有多少话语权、选择权,不管是歪瓜裂枣还是三教九流,什么人你都得接着,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掉队,怎么样用是你的事,用好用坏是你的事,可用谁就不一定是你可以决定的了,就那几块料,用是他们、不用还是他们,天天事儿来如山倒,事儿去如抽丝,你不用用谁?哪个都不入眼、都不如意、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怎么办,这个是某某的人,那个是某某的关系,这个脾气不好,那个嘴不好,这个能力不行,那个办事不力,这个手脚不干净,那个智商有问题,你相信谁,你敢用谁,你不用谁,事情来临什么人都得用,任务来了哪个人都得派。所以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一般意义上是一句舀油面的话,是一句大话、套话、官话,正如临别时、或刚上任时领导经常说的那句话,大胆去吧,不用担心,好像他完全地支持你、信任你,可是过后你会发现他没有完全无条件地支持你、相信你,也许对于大场面的大官、大人物之间是用得上的,派的上用场,比如封疆大吏,比如重任在肩的钦差大臣,比如战场前线的将军,对于他们来说有些托孤的重托,有些无以表达的信任,不可以言传的关联,此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是适宜的,此去不复返,来去不自由,长期的远离,山重水复疑无路,通信不畅的古代是多有这样的场景,因此这是一种管理上的无奈的态度,是君臣之间无以凭籍的做派,是政治道德的一种关系表述,是一种治理理念的宣誓,现如今的技术条件下这种不计前嫌的、不计生死的重托是不合时宜的,机会不存在这样的上下级关系,因为已经不存在古代才有的那种天高皇帝远的应用场景,一方诸侯的存在没有了,天下一统,任何组织都可以实现扁平化的管理,领导都可以轻松实现直接插到底的管理模式,哪还用得着托付给下属自己的身家呢?不必要的,一切尽在掌控中,大人物无需跟下属玩这种人质的游戏了,无需玩这种心眼了,无需玩这种君臣把戏了,所以怀疑是必然的,不疑是偶然的,不用把同事之间的怀疑当成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不必为被人的质疑付诸不冷静的情绪,其实这是正常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的必然的人人世界的关系,不值得大惊小怪,被侮辱的感觉不用用于被质疑被怀疑,解释清楚就好,冷处理就好,倒是面对那些还在声称秉承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人和言行要持怀疑态度,多问几个问什么,这样的承诺还有什么实质意义,莫不是什么烟雾弹,使得你放松警惕性,套利你的信任,过度提前消费你的未来的信用,因为这样的托词已经是象征性的存在意义了,没有实质性的价值支撑,你对于其的传统解读和理解被利用,反倒桎枯了你自己的言行和思维,误导了自己的判断,遮挡了自己的双眼,带来不小的后患和风险,不要被这种表面的好话引到阴沟里去,持有怀疑的态度对待人和事在眼下的世界没有大问题,不会出大错,轻信倒是我们面对目前世界经常面临险境的错误,无非是我们要掌握这个分寸火候,不要走向极端,怀疑不等于怀疑一切,信任不等于信任所有,信任是相对的,怀疑是绝对的,大概这就是我们对于这个社会的基本态度和处事方式、人际态度。有朋友说,他的一位老领导对他说不相信任何人,听到这句话的几十年前的我有些愕然,朋友的这位领导该是如何疑心重重、看破红尘!又有一位同事对我说,我那么信任我的这些下属,为他们做这想那,可是他们怎么这样对待我,对我还有这么多的意见和不满,现在的我听到这位小同事小领导的发自内心的牢骚更是惊叹,他竟然还有这样的处世态度,这样的幼稚的处事方式!宁可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秉持这种价值观世界观的人越来越多,以我为中心的是非判别标准越来越深入人心,已经有代差代沟的我与晚辈下属们尽量地保持着某种脆弱的平衡,有时不得不充当评判者的角色就显得力不从心,对于他们的言行的难以理解不是简单的学习可以解决的,只好像一个蹩脚的裱糊匠尽可能地在他们之间弥合那些裂痕,言不由衷地和蔼可亲的表达某种他们并不熟悉的理念思想方法,大部分时间可以感到他们的被灌输的那种感觉,被强制的感觉,疑与不疑之间这种生态不知还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改变。
前一篇:匪夷所思三九六大局观@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三九七将军将人也@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