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三四五理想与现实@365
(2023-04-18 10:38:24)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4月17日 星期一, 晴 15/25。
一
对于经济社会的管理,特别集中在资金管理方面上,采取财政预算方式,或者项目管理方式,都有存在,而且各有所长,我们现在各级政府特别是财政能力较弱的省级以下的政府、部门基本采取项目管理方式,基本上是一刀切,绩效考核,这种方式的精细对于大型投资项目,那些单体项目投资额大的项目有着世界经验可供咨询借鉴,而有些看似很大具体实施主体却分散到各地的项目如果采用类似的项目管理就完全不适应了,对于农业项目而言还有经济效益低下见效时间周期长的问题,所以,像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等那样要求就根本上不适应。比如,需要千家万户具体实施的小麦综合补贴项目,作为一个项目补贴额几十亿,分散到各地、各县、各乡镇、各村就是亿、千万、百万、万的项目资金额度级别,在到各家各户也就几百元顶多千元级别,项目的实施成本很大,实施过程很复杂,环节很多,那么也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行政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保障项目的实施,而这些动员的项目实施执行力量又都是分散在各地的,如何保证有效运行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据有关县农业农村局的同事说,局里负责此项工作的同事就因为个别村有冒领现象等问题发生受到处理,记过等等,这及其不合理,发生问题是比然的,因为项目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而简单的问责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是上级的项目管理方式,严苛到不合理的地步,是一刀切项目管理方式在作祟,这严重戳伤了基层干部积极性,对于好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误伤了干部,有基层同事反映,项目资金管理方式与现实差距大,领导以统筹的名义和方式变更项目使用范围和用途,造成很多混乱,问题成堆,长期得不到解决,这里面根源还是预算资金与实际需求的巨大差距,难以为继的资金链需要东挪西借的方式弥补,国家和省等上级是以项目的方式通过各种渠道下来的资金,很多都被剥离了项目本来的目标要求,进入到县乡财政的资金池,进行二次三次的再分配、再利用,以适应县乡工作预算的需要,当然县乡的这种再分配有其合理的诉求和原因,为了工作实际进行的必要修正,得到了上级的首肯和默认,但有很多的项目资金被挪用就有着其他的非必要、非正当理由性质,是基层领导任性的表现,甚至有个人目的在其中,这种被领导挪作他用的项目的要求却还在,上级照样进行绩效考核,进度督导、资金调度一个都不能少,于是所属部门闭门造车、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做的有声有色、理直气壮,而一旦被深入调查发现问题,被问责的往往还是这些基层的部门和基层干部,因为文件上讲话上都不会留痕领导有关这样的记录,领导都回避了关键问题,采取的只做不说的方式,明里一套暗里一套,所以所有问题都是下面做的,欺骗上级的做法都是基层完成的,是没有按照他的领导要求工作,是错误地领会了上级指示要求精神,东窗事发就一定是严肃整改,追究责任,也即是说,领导既做了婊子还立了牌坊,这里面的复杂性可见一斑,由此而造成的问题也就可想而知,每个人被裹挟到一个大染缸,做似是而非的事,听似是而非的话,见似是而非的人,朝令夕改也就不奇怪了,今天台上慷慨激昂明天就被带走调查也就见惯不怪了,现在是大红人跳的很高后来就成了冷板凳队员甚或阶下囚也是可能的,是非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人都成了模糊面目,结果是人人自危,得过且过、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躺平也就是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工作环境使然、办事机制使然,因此现在的有关农业农村农民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需要进行整体的谋划、改革,从根本上扭转现在的局面,事权分级负责,各级政府量入为出,将资金交由基层按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预算管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总体而言三农资金和项目经济效益要放在政治效应、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后,有很多资金就是为了社会稳定,就是为了农业供给能力,就是为了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单纯的经济观点、效益评价是不适合三农工作的,那种扭住绩效考核管理三农项目的一刀切方式必须改变,否则三农领域管理将达不到应有的目的,更有甚者还会造成干部队伍不稳更加严重,人才进一步流失,干群关系进一步恶化,各项三农工作方针政策落实大打折扣,乡村振兴战略落空,这些不是耸人听闻,在一些地方已经有了端倪,不及时纠正很有可能铸成大错,带来预想不到的损失。政府项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效益低的问题长期存在,现在才有绩效考核调动管理方式主要提高了管理时效,这也主要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效益提高上基本没有进步,实际上由于这种绩效考核方式不切实际的带来的问题使得项目的经济效益更低,同时政治、生态、社会效益也受到影响,而因此管理成本陡增,带来新问题负面效益陡增,普惠性资金和项目就放手交给行政系统按照财政资金管理方式,个性资金和项目就按照市场方式交由市场决定取舍和评断按照经济方式管理和运行,也就是按照各个行为主体的来龙去脉管理,而不是现在的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刀切,罔顾事实,两张皮,三农领域的项目和资金有自己的特点,组织程度低下,分散见效慢,因此一定要有容错机制,允许一定的错误概率发生,不能提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和管理要求,当然为了减少成本,按照试验示范推广的工作思路和机制进行重大资金项目实施是完全必要的。
后一篇:匪夷所思三四八必然方向@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