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三四四是得改改了@365
(2023-04-16 13:03:38)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4月16日 星期日, 晴 13/27。
先确定目标,然后倒推完成的步骤措施计划条件资源,这样的工作机制是造成现在所谓的四风四气的一个主要原因。目标的确定并不一定科学,现在的情况基本是高企指标普遍,层层落实的结果是各级分解目标任务抓落实,层层都有具体指标,完不成就要负责,不问是非曲直、青红皂白的问责机制让人们千方百计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指标,纸面上、口头上都是紧跟、都是没问题、都是完全拥护坚决执行,因为任何的反对、不同意见都被视为逆流,是领导上级所绝对不能容忍的,这样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不论多么不切实际的指标、任务、目标,一旦上级下达、领导要求,就是一致的执行,即所谓的酒喝不喝先到上、舞跳不跳先抱上,什么事先应承下来,绝不可以被当成推脱,被当成没有担当,被当成不敢工作,这些都被视同大逆不道的行为,在体制内是没有机会和存在空间的,而且一致地完成,报告里、汇报里都是超额完成,没有例外,面子上都绷紧,链子一定不能掉,可以被追查出来,不能自己承认,因为我们实际执行的政策是抗拒从宽承认从严,自己都承认了问题错误,谁我其谁来承担责任,所以难得见到一个听到一位实实在在地说没有完成任务目标,基本都是完成、超额完成,至于真实情况那就看进一步核实吧,敢这么做的充足理由和逻辑是一般不会追究下去打破沙锅问到底,浅尝则止是惯例,侥幸心理十有八九能过关就不是侥幸了,完不成的目标被打扮成七七四十九变的各色花样,应对各种的检查督导各色领导,形成了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用形式主义督导纠正形式主义,用形式掩盖事实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各级乐此不疲,程序不能错,低级错误不能犯,这些次要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枝节演变为主干,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看看我们每天忙的不亦乐乎,有几件是有核心价值的,没有写了那么多文件、调研了那么多项目、开了那么多次会议,解决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可能大部分都是无效劳动,都是原地打转,都是懒驴懒马屎尿多,实际是大多数情况下自己都感到沮丧,有些不好意思,而缺乏反馈机制使得意见得不到反应,大量的问题得不到纠正,正确的东西得不到传播,决策地位的人完全由着自己的个性喜好和利益决定目标任务,全然不顾及下面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只对上级负责、对领导负责,因为上级管着资源,领导管着他的帽子,下级下面与他何干?而领导关心的是他的指示有没有人听,落实如何,领导交办的事办的好不好,上级要求的是文件贯彻落实了否,程序对不对,环节全不全,报告交没交,指标逻辑关系清楚否,领导向来都是布置任务的、从来不听困难的、不管解决问题的条件的,也就是说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只要解决不要问题,上级从来都是居高临下的、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不容置喙的,只有执行、没有怎么执行、那是你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抱,领导上级喜欢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可是一旦他喜欢这个孩子另当别论,摘桃子可是领导和上级的拿手好戏,这个时候你吭声的机会都没有,这里面不就是所谓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官油子”之气、不作为之气、漂浮之气、“两面人”之气,也就是我们普遍采用的倒闭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两张皮,上下级之间,工作和实际之间都存在不一致不匹配的情况,而且普遍而严重,我们在享有集中一统领导权威机制的组织有效性的红利的同时,免不了其带来的负面效应,诸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些顽疾是集中统一领导下的一个巨大而有韧性的副作用,我们的愿望希望梦想成了我们的目标任务,刚性确定之后具有约束性,成为了各级官僚体系的紧箍咒,也就成为了每个层级科层官员科员的行动纲领,与现实之间的巨大的鸿沟靠什么填充,靠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靠官油子,靠两面人,这不是什么另类,恰恰是生存原则,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精准地认识到这一点,运用了这一点,改变了自己一点,也就更贴合现实一点,生存的空间就大一点,在体制内混的就风生水起一点,机会主义的存在原则就是这样,适宜现实,如影随形、如水适皿,机制和环境造就了人的言行,一个普遍的现象后面一定有机制和体系的问题,大量的存在一定有着系统的问题背书,因此不要指望每个人自我救赎,而是整体纠错。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是现在我们体制内很多矛盾问题的根源所在,期望的美好与实际的骨感使得社会的结构分裂,组织集团的利益分裂,基层的诉求分裂,人的精神分裂,过多的奢望是人的各种烦恼的根源,过多的目标是体制的各种弊端的缘由,喜欢包办一切的好人理念和好人思想正是现如今各级政府部门面临的困境,什么责任都是自己的,什么问题都是自己保证要解决的,什么诉求都是想尽办法去满足的,这不是面对婴儿时的母亲父亲的任务目标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的衣食父母,父母官,等等,我们对于官员的定位更像家长,感性的而非理性的,始于情感、乱于理智、弃于官场,抓大放小可能是解决现在这种困难状况的办法,昨天与几位同僚聊天,大家都有同感,这样的漫无边际的什么都想管都想做,结果是什么都做不好,乱了队伍的阵营,丢了基层的民意,损失了民心,百害而无一利,是得下决心改改了。
前一篇:应有的宿命@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