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三三四平凡事中蕴含着的大道理@365

(2023-03-31 15:03:02)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3月31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晴转小雨 -1/12。

回来这十几天,还是挺有面子的,基本都是晴好天气,回程那天的3月19日乌鲁木齐雨雪交加,正好随身带有羽绒服派上用场,之后就是晴天碧日,阳光和煦,见见朋友,了结长期的心愿,还一些旧的人情账,看望母亲,陪她聊聊天,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和家人一起团聚,和夫人一起办一下家里的事,缝缝补补,修缮旧损。探亲这样的普通事现在成为日常重要的事件、被人们当成奢侈品,这与法定的日数得不到执行有关,经常地是不被允许享受探亲假,加班加点成为常态,探亲只在特别时点有可能,比如父母病危,自己结婚,等等这样档次的事件才配拥有休假的权力和可能,忙时休假不被批准,重要节点不允许休假,闲暇时间没休假的必要,想休假时又不凑巧可以休假,大家都在拼命干活你也不好请假休息,这些加起来也就基本没有休假的时点了,于是几十年下来基本也就放弃了休假,习惯了没有休假,除了每个人都享有的周末和全体休息的节假日,探亲、带薪休假这样的个人休假基本就是摆设,得不到执行,享受不到,现在利用驻村的特殊性很多人开始抓住机会将休假进行得有声有色,想尽一切办法,将政策用到极限,几乎都用上了用足了,看来还是要好于单位的休假情况许多,小环境好于大环境,天高皇帝远政策实施松驰有度全靠地方官员把持,环境很重要,领导理念很重要,把这些当成福利用好是实施德政、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很有效的工具,而因此阻碍人们正常福利的享受,一定会被大家当成众矢之的,口诛笔伐,心生恶念,成为恶政的标靶,涂抹在当权者当政者的身上,如影随形、余味缭绕,事小而影响大,每被吐槽诟病、耿耿于怀,平常人口中的好领导好干部的标准也许都只被这样的小件代表了,而所谓的大事要事、丰功伟绩却有几人识得、认得、记得、晓得,反倒是这样的琐屑小事为人们记怀、念念不忘,奉为至宝、捧为上善,这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凡人,都有出门七件事,都绕不开人间烟火熏陶,人们的至关重要的利益还是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细小末节,对于这其中的关乎每个人、关乎每个日夜的决定都不是小事,都是人们经历的、关心的、挂念的,也许就是你的不批准他就无法给孩子按时看病得不到及时救治小病变大病,也许就是没有按时休假原有安排无法实施夫妻感情破裂,也许就是没有休假没有尽孝父母终身遗憾,也许就是你的固执而带来很多的遗憾很多的缺失很多的希望的破灭,事体还不够重大吗?体会一下,反思一下,一年来对于每一次请休假的反对或迟疑是否有些武断,对于队友的困难是否没有及时体恤,我的不予批准和问询是否就是得体的,看来还是要有反省的必要,有很多的人是不善于表达自己困难的,有些人本来就羞于言及自己的隐私,有些本来就忐忑不安地处于惶恐中无暇顾及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每一次的迟滞动作和怀疑言行势必给一些队友带来压力,动摇了他们的休假的决心,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缓和些、细致些,我很自豪在去年多次为几位老队友争取休假的机会,让他们感受组织的温暖,减少了病痛和心理压力,确保了这些老队友们在一年中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健康事故,实现了全部队员圆满完成驻村任务,健康安全按时返回单位,完成了组织的重托。人民安居乐业是国泰民安的重要特征,正常家庭生活一定是幸福指数的主要指标,合理个人工作生活学习一定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而现在我们有些本末倒置、颠倒黑白了,过程当作目的,工具代替目标,工作取代了生活和学习,集体代替了一切个人,只讲工作不讲生活,革命也好、工作也好都是为了实现生活生存的满足和更多的自由,工作不是最后的目的,更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要想马跑得快还不给马喂草料,没有很好的休息就没有更好的工作,平凡事中蕴含着大道理,特别是一些基层组织,将村民们的时间都占用了,全是执行上级意图,用于执行上面的要求,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实现上面的意图,农民没有足够的精力用于生产生活学习,没有休养生息的时间,殊不知上级的一切指示命令都是为了黎明百姓的生活改善、社会进步,一切的行为都要结合村民的实际开展而进行,判断的标准应该是村民答不答应,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现在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反过来,很多村干部只在乎上级答不答应、满不满意、高不高兴,农民只有接受、只有执行,没有参与前的选择和判断机会,事后的总结改正机会,把自主权交给农民自己现在又成为当务之急,是关系到农村社会治理乡村振兴长治久安的关键一招,是关系到农民人心向背的长远之策,更是国泰民安的执政基础,不能对现在农村基层的这种情况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任由其这样发展下去,一定会带来毁灭性结局,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让他们当家作主,成为基层乡村的主人,为建设乡村做贡献,就要把属于农民的权力交给农民自己,让他们自己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愿望,彻底改变现在这样的局面,政府干部替农民做这些事,取代了农民的主人翁地位,越俎代庖、过网击球,甚至包办代替,干了很多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农民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农民的思想越来越保守,农民的创造性越来越低,农民的积极性越来越下滑,这样的话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人缺位,农村治理的主体缺位,农民的事体由他人打理,那么农民的主人地位又如何体现,我们的三农工作又怎样上新台阶,大发展大提升是雾里看花井中月水中影,无法实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