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三二零君子三省吾身@365
(2023-02-27 18:41:40)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2月27日 星期一, 阴 0/10。
一
遇事从自身找问题,这是一个人的修养。历来君子三省吾身以自修,首先要找自己的缺点,反省自己的过失,自觉的行动,发自内心的动机,对自己的言行错误会有较透彻的整理,较彻底的整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提倡是后来所做的努力,与历史传承一脉相通,也都是从自己身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如今的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自我刨析是重点,关键也是要从自我批评的角度改正错误,因此无论是传统文化思想的自省还是现代的自我批评,都强调的是自觉行为,从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有这样的动机,也有这样的言行,更有这样的结果,好的人的自我修养道德完善通过这种方式得以实现,好的组织通过这样的形式解决了队伍的污垢问题,较好地完成了自我纯洁的任务,达到团结的目的,历史上有过成功的人物和组织机构的案例。我们现在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达到统一思想团结向上的目的,而在一些局部总有些差强人意,主要的还是自我批评流于形式了,没有自我批评的环境了,自我批评需要的条件是组织成员的协作精神的普遍,坦诚心胸的普遍,还有是环境的友好,没有随意性极强的棍子辫子,没有你死我活的算计,特别是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公正公平的领导。以前的领导敢于承认错误,那是因为这样可以有更好的结果,不至于被一棍子打死,敢于承担责任是因为有机会改正错误,戴罪立功更是英雄本色凸显,可以得到相对好的机会继续工作,敢于自我批评是因为相信被公正对待,不至于永远被冷落被冷藏被冷板凳,不会等不到咸鱼翻身的机会,更有甚者,不会把自我批评用作对手的把柄和证据,成为收拾人的工具,而且不仅仅是短暂的而是有制度保障的有组织保证的,或者说自我批评不能用以组织处理,主要目的不是处理人而是人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潜台词是只要干事就会犯错,干事越多错误越多,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不犯错误的人不存在,人人都会犯错,犯错不可怕,不干事才是最大的错误,一个组织一个社会的容错能力的大小是其先进程度的重要方面,不能容忍他人的错误,对他人的错误盯着不放,揪住不放,都是不利于事业发展的严重问题,现在的一个很不好的情况就是对待错误和犯错误的人的态度和方式不是很科学,不是很客观,不是很正确,形成了一个人们不敢面对错误的环境和体系制度,不管错误大小性质,一提到错误也就定性了,只要犯错误似乎天就塌下来了,一个人就废了,一个人的前途就没有了,好像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等待那个人犯错,每个人都在等第一个眨眼睛的人出现,一个组织一旦犯错也就失去了很多,一只老鼠害一锅汤,这似乎与我们的制度有关,连坐制就是这样的安排,可以严格执行意图意志,便于制度的执行,可是也造成了不好的一面,担心连带责任,便是相互的遮掩,报喜不敢抱忧,这是团队内部的关系处理,对外不愿意承认错误,过度的追责没有原则的追究责任制度导致现在人人自危,对于错误讳莫如深,不敢承认不敢担责,因为一棍子打死是普遍的情况,谁都是能隐瞒多久就隐瞒多久,能不说就不说,都不会轻易报告错误,隐瞒不报是普遍的心理和做法,愈演愈烈,形成了恶性循环。错误只能是外在因素发现,以追责的方式整改,与自觉的自我批评的方式有着天壤之别,效果当然是不可相提并论,成本也是天地之间,由此造成的影响更是优劣明显,对人对组织的发展和环境都是截然不同的结局,现在的基层组织和人员的状况很大程度反应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很多基层组织和基层治理的困倦都与此相关,无不从中找到影子,不敢正视问题,不承认错误,想尽一切办法将责任推给下级,推给他人,让责任漂移到其他地方,离自己越远越好,使自己在责任之外,因为我们都伤不起,哪一项都是可以将皇帝拉下马的帽子,十八般武艺,一百零八般兵器,那一件都可以要你的命,你的哪怕是飞来横祸都足以让你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各种怒气怨气的靶子,最终成为牺牲品,殉葬于各种是非的墓穴中,你从开始就是被无端裹挟其中不得不参与其中不得不接受结果,没有协商没有合同没有明确,你只是身处其中的某些环节某些时段,权责分离是常态而你却被安排在负责的角色,你上了船就没有机会下船,你没有选择的自由只有跟着走的权利,你没有离开的条件只有追随的义务,我们的资源让我们承担不了责任,担不起重担,却需要我们勇挑重担,在责任的森林中徜徉。丛林法则是现如今的生存制度,游戏规则下没有漏网之鱼,无非是规避风险苟且偷生,据说中俄之间的河流有大量的野生鱼,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鱼都在河流靠近俄罗斯那一边,靠近中方这边基本没有鱼游动,大家分析可能是鱼的生存几率在两边不一样的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中方这边的鱼都被打捞吃了,俄方没有,鱼于是放心大胆选择了那一边,选边站不仅仅是人的生存技巧,鱼也学会了,他们有总结的本领,他们不要装,生存下去需要他们远离风险,这就是鱼的常识,也是他们的安全生产,也是他们的风险教育,我们也一样需要规避风险,不管风险来自何方,都是每一个主体需要认真对待,主动求死者除外,其他都是这样,那种当年你为什么不反对之类的问话不是出于幼稚就是别有用心居心叵测,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人都是肉体凡身,哪有苛求人家的这和那的道理。
前一篇:匪夷所思三一九不足为凭@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三二一内涵段子@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