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二七零泼凉水@365

(2022-11-30 20:11:58)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晴 -11/2。

泼凉水,今日与一位同事商量下一步的一项动议,他比较委婉地提出了不同意见,而且直言是想泼冷水。我有些意外,也在意料中,因为动议本身只是个想法,而且吃不准,想找几个支持这个动议的人才可能进一步推进,若果少支持也就放弃,本想听到他的支持声音,之前他对于这类事项都很积极,不辞辛苦也有闯劲结果也好,也即是原来预料他是积极响应者之一,却泼了凉水,出乎我料想之外。看来,不论何事都要与时机相符,人们支持也是要有多方条件的,无条件的支持难得一现,将近年关人们都面临各种的不确定性,工作的调整,职务的升迁,等等,之前的支持也就不一定还是支持了,时间变了、情形变了、心情变了,态度自然也响应变了,这样也能理解,不过主要的还是环境条件不具备,沟通困难,人们身心疲惫,没有心情做这些之外的事儿,聚集力量和精气神都显得力不从心。能够这样讲真话,有些直率,又能贴心地交谈,能够听进去并接受,是需要相当交情垫底的,很多情况是没有这样的沟通,要么是异口同声的同意,没有丝毫的反对声,大多是同意,可是同意的结果不是坚决执行,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采取的是阴奉阳为的方法对付,用软抵抗的办法反对,关键时刻做旁观者,作壁上观,冷眼看世界,等待时机看笑话,等形势有利于他的转变,反攻倒算的机会来临他可是绝不放过,痛打落水狗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人性之恶很大部分就表现在对待他人的邪恶,恨人有、笑人贫,痛人强、妒人好,这是人的通病,也是人痛苦的隐。可以公正对待就是最大的善,不偏不倚地讲出自己的意见这是最大的公正,既是对自己又对别人,一个成熟的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人们可以不必虚伪,可以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就事论事,可以以事实本来面目和我们是以自己的认知为基础进行评判一切而不是其他,理智判断客观交流,这是我们信息交换的基本准则,心口不一、表里不一、心不对嘴、言行不一都是干扰社会的流毒和巨大障碍。这样的情景需要的是人们的习惯,如果没有纳言的习惯,如果没有虚心接受批评的习惯,如果有不同意见就跳起来视为异己的习惯,如果提意见都倒霉提意见都没好结果的习惯,这样的习惯没有养成提意见只是一句空话,尤其是上级领导,尤其是的上流社会,更是如此,习惯于听取下面的声音,采纳民间的智慧,吸收基层的意见,广泛征求大众的民智,关心大家的感受,很重要。一个主张是否得到支持,一项措施能否得以贯彻落实,一个政策是否适应社会方方面面,这些都是需要实践检验,都是动态管理,绝不是绝对正确,都有支持的反对的,都有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都有成功的失败的,正确的方式应该是随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而这需要正反面意见都有顺畅的反馈机制和通道,泼冷水与泼热水的机会是一样的,都要及时到达决策者那里,供他正确判断做出决策,同时还要有大量敢于泼冷水的人,他们不怕权威,敢于直抒胸臆,坚持己见,将知无不言言而无罪当成自己的习惯和义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然需要更多的人都是虚怀若谷的人,是一个海纳百川的人,是一个闻过则喜的人,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对于体制内,政治清明是这一切的基础,从80年代的不抓辫子不打棍子,到现在的伟大工程、纯洁组织都是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而实际上都达不到理想,总有许多遗憾和不足,比如领导对于不同意见者的打击报复,领导对于各种不支持者予以处理,这些普遍没有杜绝,提意见者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明面上提反对意见基本销声匿迹,摆到桌面上的意见都惨不忍睹,听到意见基本都是面红耳赤,争执不休、拳脚相加是意见不合时解决的基本方式,这些情况没有改观,局部地区有些时候还在变本加厉,愈演愈烈。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制度安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求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可是仍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看来是有些根本性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制衡领导的权利,保护反对意见,对于反对者及其意见经过实践证明正确的要予以鼓励,而对于发现问题并表达出来者给予豁免,总之就是要保护反对意见、不同意见的生存权,赋予他们生存空间,这样就极度提升了反对意见,泼凉水的人就会增加,反对意见就有用武之地,得到广泛尊重,还愁没有意见吗。这是环境营造问题,也是决心大小问题,更是吏治成效问题,建言献策者才有用武之地,反对意见才有保障,反对者才可以得到保护,维护交流的公平正义,养虎为患依恋的就是一言堂,打破的就是领导的护身符,支持 的就是敢于讲话、讲真话,觉悟解决不来真言,感情换不回真理。父母对于儿女的关爱和所给予的责任的护身符首当其冲的是真心实意,他们不会碍于某种因素而采取回避真相的做法,而是会基于自身判断和本来情状采取适宜方式,泼冷水也就成为父母与儿女之间最多的场面了,有直截了当的父母,有轻言细语的父母,但无论哪种都是一个方式,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一般不会顾及太多,这是基于相互的信任和倚赖关系建立起来的特殊的纽带,信息传递是无条件的,无需附加因素,当然这也只是无限接近于我们所谓的负面意见的交流的理想关系,也有大量的例外,交流不畅的问题也存在,不过主流是畅通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