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二四一@365
(2022-10-27 21:44:02)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晴有时多云 5/17。
一
时也,命也,运也,非吾之所能也,成功不能只有努力,但决不可以不努力。林彪说不勤奋什么事都做不好,把这一条作为如何做好师长的第一条告诉杨得志的,我大抵很相信这句话,勤奋是一个人的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一点其它都没有根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无不讲这个道理,世界那些成就非凡者无不是劳动狂工作狂,倒是很多天资颇高之人并没有获得骄人战绩,很多都失败在努力勤奋不够,缺乏了成就的基本要素,其它的也都只好归于零。国人靠什么立足世界民族之林,文化文明聪明才智?眼下靠的是勤劳,国人的勤劳是天下人的共识,这几十年的巨大成功是靠我们努力干出来的,是勤劳的中国人一点一点创造出来的,吃的苦中苦方得人上人,勤奋努力的国人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创造了财富的飞速增长,技术的跨越发展。优秀民族的特质一定有勤奋努力的基因,懒散享受成风的民族不可能创出精彩人间,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都有勤奋的习惯,他们较之其他族群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努力学习,更加努力寻找机会,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机会,更加愿意付出自己的辛勤劳动,更愿意通过辛勤工作得到自己的所得,但凡走下坡路的国度每每是世系机制形成的食利阶层逐步增加到社会难以负担并影响社会经济政治运行正常的地步,破产的法人难以组织再生产,竭泽而渔的结果只能是破产重组,它们作为一个组织失去了活力,因为它实际上是寄生在世界的寄生虫,只有靠其它组织的供养,它的人民也失去了斗志失去了奋斗的精神失去了竞争的能力,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于靠巧妙的手段和工具获得利益,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财富,一旦失去了优势地位,重拾旧工具有很多不适应,有很多阻力。富不过三代很大程度上也是讲这个道理,有着优渥的生活,不靠勤奋就有着他人难以企及的资源,那么大多数的人选择躺平,选择享受,如果在一个动荡社会时期大量这样的富二代组成的群体还有什么战斗力,还有人愿意努力奋斗?还有人有血性有情怀?还有人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一个腐朽的组织正在形成,一个酸腐的风气正在成长,一个没有活力没有干劲的国度正在成长。勤奋靠历练,靠培养,靠环境,竞争的周边需要勤奋作为入世的敲门砖,健康的社会的底色就是勤奋努力,反对任何不劳而获,劳动光荣,勤奋向上,同样一个组织一个个体的人只有在不断地奋斗过程中保持勤奋努力的本色,才可以保持活力和创造力,在不断的经历实践中让勤奋努力结出丰硕的果实激励自己,正反馈勤奋的作用使得人得到推动,对勤奋的进一步的敬重和推崇,培养勤奋努力的基因根植于我们的心底,成为思想自觉、行动的自觉,养成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习惯,养成无事可做就浑身难受的心态,养成反对一切苟且偷生行尸走肉式生存方式的理念,养成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做派,成为一个勤劳努力工作一生的人,成为一个劳动为本的人,成为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一个人和一个组织在初创期的勤奋努力是有动力和保证的,难得是永远保持这般模样,永远有一颗奋斗的心,一双勤奋努力的手,一双停不下脚步的腿,直到生命终止的最后一刻都保持努力的状态,保持勤奋努力的样子。这今天与几位70岁以上的长者见面,了解他们的情况,听取他们的困难诉求,基本还是劳动者的样子和状态,捡棉花、整治庭院,自己做饭打馕,自己骑电动车出门买肉买菜,还在打听市场行情为养殖的牛羊寻个好价钱,为儿子孙女操心工作学习,劳累中有快乐,辛苦中有成就感,就这样一直在烟火中,一直接地气,一直在实实在在的生活,没有置自己于生活之外,保持着劳动者的本分,行进在勤奋努力的大队伍中,尽量跟随部队的节奏不掉队。看到他们的这种状态,也还是挺欣慰的,一方面享受生活的天伦之乐,同享社会发展的红利,一方面又没有过度脱离劳动本色,将自己定位在劳动的氛围中得到安宁吉祥,这是最好的归宿。当然现在的乡村里有很多的人有些懒散,缺乏勤奋精神,依赖思想严重,群体还比较大,有扩大的危险,主要是政策的过度照顾弱势群体,造成一些思想的模糊与行动混乱,给勤奋者负面影响变大,给钱广似的乡村农民一种反面目形象,有些回潮的计划思路、大集体的做派在一些人群里有市场,这是有着中国特色和传统及文化因素做基础的,一旦土壤有余地,大同思想就会大发光芒,一统的格局配合下,形成舆论的定势,迎合一些肤浅而感性的民意,民粹与乌有之乡的结合符合一些人的理想国,集体意识的觉醒有力地支持这种铺排,一直是不灭的灯火,一直都是国人向往的世间天堂,梦想从来都没有实现,梦想也从来都没有梦醒,勤奋与努力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无需努力和勤奋就可以得到平均利益,亦或勤奋和努力反倒给人带来烦恼和灾难,那么历史多次证明这都将带来灾难性结果。如果勤奋和努力是必须的,是这个世界最需要珍视的品质,是需要每个人和组织都天生地保留的本真,那么肯定了这些定位之后相随而来的是,勤奋和努力带来的结果和成果是什么,将导致怎样的后果,也就是它们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结局,导致不一样,我们如何对待这个不一样,接受还是对抗,如何接受又反对什么,这是我们今天还在探索的问题,问题还在于就是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这种不一样每时每刻都在不停产生,都在带来新的不一样,带来新的不平衡,带来新的对垒,矛盾在调和中被折中无数次以迎合各种诉求,拥护和反对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歇,他们声称的主张都是绝对真理,代言了世界的公正和正义,容不下任何的其他,真理的化身,上帝的代表,居高临下的身姿和无所不能的理念支撑了无数的拥趸及其极端言行,撕扯社会的良知和道德的底线,倾扎已知现有的秩序和心灵的空间。
前一篇:匪夷所思二三九@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二四二@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