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安排@365

(2022-10-11 15:47:26)
标签:

365

财经

科技

2022年10月1日 星期五 阴转晴 8/16。

数字货币的话题有很久了,可是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它究竟安全性如何,还需要实践检验,时间证明。如果哪一天真到我们跟前,相信还是等待,估计不是都那么痛快,纠结一番是必然。不过现在是政府推动,多少有些保证,国人还是买账的。制度设计安排是一切重大事务必然的基础,需要整体的稳定性、公正性、约定性,如若不然,一定会后患无穷。
确保货币在支付结算中的流通顺畅是货币发行的重要目标,但货币发行管理成本、货币流通管理成本、不同货币流通形式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都是需要考量的。
货币,并不只是人们看到的那个用于支付结算的一般等价物,更不仅是作为货币载体的事物本身,比如金、银、铜、纸、账本符号、电子数码或者采用数字技术的加密代码,而是在显性的支付结算背后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包括发行框架、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政策工具。货币最显性的目的是支付方便,这与作为货币的载体——货币材料固然有很大关系,但真正保证支付方便、安全的是隐性的制度安排。
南宋发行纸币,前期有很好的制度安排,支持了南宋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南宋虽然军事疲弱,但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南宋末期,货币崩溃,并不是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退步了,纸币的支付不方便了,而是整套货币管理体系崩坏了。接着而来的元朝,依然发行纸币,并且以绢代替纸,马可·波罗对此惊叹不已。但到王朝末期,同样因为制度败坏,发行无度而崩溃了。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初衷,是要创造一种方便线上支付的货币,可是由于整个发行、流通管理框架设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交易的要求,迄今没能成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币值不稳定,货币就不能体现价值尺度的职能,没有价值尺度职能,支付职能就无从谈起。所以,单纯的支付方便快捷,并不能决定一种货币一定是好的货币,也不能决定某一种物质或技术一定会成为受欢迎的货币和技术。同样,货币发行和流通的制度安排,如果不利于货币的顺畅流通、不利于央行对流通中货币的管理、不利于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与传导、不利于公平市场环境的维护,同样不会是一种好的货币。
数字人民币试点至今,主要是在显性的个人支付领域打通各种场景的支付通道,有许多创新,可以说成绩巨大。这方面的试点,应该讲,已经大功告成,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可以在今后的运行中逐步进行。在数字人民币正式发行后,相信市场主体会在相关制度框架约束下,不断创新支付应用场景。接下来的试点,可能需要转入艰难的发行和制度管理领域,这是正式发行前最关键的阶段。目前,除了“双层架构”的概念性表述,关于数字人民币发行的具体制度安排还没有出台,各运营机构在试点中的具体做法也各有不同。相信通过试点能为制度的制定提供现实的经验和依据。本文根据对前期试点的观察,就发行环节的可能模式做一些粗浅的分析。
我们可以把数字人民币整个框架分成几个部分:个人支付领域、商业银行与社会大众、运营机构与商业银行、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人民银行与运营机构等。个人支付领域经过两年的试点,已基本成熟,略过不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