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二一七@365

(2022-09-19 19:16:09)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疏附县 晴  14/23。

制度沉淀了人们的规则和共识,结束了探索、探讨的过程,于是也就确定了行为规范,降低了社交风险,减少了人与人交往的信息成本,效率的提高自然有助于进步和文明。鲁宾逊似的孤岛不复存在,也难以生存。与此同时,人与人的紧密结合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可是另一方面人与人的关系似乎较之以往又大为减少了。经济社会事务分工越来越细,每一个人皆是社会大机器的一个螺丝钉,每一个主体都难以独自生存,都必然依赖其他主体实现自己的再生产,都依赖其它社会化服务组织而生活生存,经济循环往复如此,政治文化环境都无不这样,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主体与主体,组织与组织都是命运共同体,是绝对的互生、共生关系。可是,我们现在的人们又有一个明显的共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较过去更陌生了,邻居之间没有曾经的熟悉和感情,比如远亲不如近邻之类不存在了,这与前面的人的共生关系背道而驰,可又否定不了它的存在。这就现如今的状况,复杂性多重性共存,实际上这不矛盾。正是社会化服务体系愈加完善,人可以不用邻居,不用亲友实现生活的自由,工作的自由,他们可以舍近求远借助第三方完成过去只有靠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完成的帮助。自由交易的平台是一个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确立了交易的规则和制度安排,无需个人确定就可以实现生活和工作的必要资源的自由组合,那么第三方为每一个主体带来了生活生产的方便快捷,却避免了邻居和亲戚的情谊交往的恐惧症和难以还清的感情债。记得36年前,正值单位领导换房子搬家,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进入单位的年轻人都一个领导一个领导帮他们搬家,每搬移一户吃一顿饭,就这样搬了很多年很多户,已经成为惯例。我们工作很忙,也很辛苦,领导也苦于人情面子的应付,可是大家都是在这样的关系中处理这些事。过了多年以后,搬家公司应运而生,我们和后来的年轻人也就没有的这样的经历,搬家完全是自己的事儿,无需打搅他人。没有借助为领导搬家拉近关系的机会,同时减少了因此的烦恼和痛苦,领导们也可以完全自由寻求到更简洁的办法,借助第三方完成搬家任务,也无需给下属留下口实,花几个钱而已,干干净净。第三方社会服务组织替代了朋友同事,这样节约了大量的低效社交,避免了虚伪的笑容,违心的虚伪,口是心非的应对,忍受各种难以忍受的事务,回避各种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人和事的搅扰,等等,当我们选择回避这些人间烟火,远离红尘的时候,我们似乎有了这样的权力和这样的可能性。独狼似的生存已经成为可能,孤岛似的物理隔离变为现实,为那些习惯于独处的人们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替代,于是喜欢独立、愿意守身如玉的人们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生活方式,他们远交近攻,完全放弃周围的社交需求,借助陌生人为自己提供不见面的服务,得到生活工作所需各种资源。当不跟你玩了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像孩子们一样选择离开,当退群打不了走人那么简单我们可以随时选择关灯,因为社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选择,为我们要委屈自己呢?委曲求全是不得已,没有人内心世界愿意委曲求全。于是,亲情友情爱情的滋养环境发生变异,人作为个体内心世界越来越孤独,他将从更大的方面寻求生存生活工作空间,活动半径的扩大,格局自然会更大,那么身边的人和事不同于以往,将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并发挥完全不一样的作用,在其的生命历程中占据不同以往的位置。比如,以往的核心的成员包括亲戚,现在亲戚的作用几乎被否定,负面情绪占多,取而代之的更重要的是同事、同学和战友,现代工业化专业分工、城镇化社会布局决定的人际关系替代了小农经济下的乡村社会组织,亲友关系自然也一同消亡。当然,在这样的大格局下,人的个人社交范围和环境发生了变异,主要源于他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现在的人不需要借助亲戚借助邻里父母姐妹兄弟就可以完成生存的各种必备资源,无需维护那些难以维系的关系,他只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言行自己规范自己,用自己的劳动能力实现交换得到等价的交易所得换取他所需的一切几乎所有必需品,包括生活生存、娱乐、精神世界、感情等,他还有必要花精力和金钱去维护所谓的传统社交人脉吗?选择是明白无异的。这三年的新冠疫情再一次证明了,一个人在一个房间可以生存多长时间,只需要外面的服务到位,他可以一直到灭亡的那一天。当然,那些有社交需求的人除外,他们的行为证明这个世界任何时候都有社交的需求,很多人骨子里都渴望他人的共处,群居的动物性有决定的力量。很多矛盾都是由此引起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远香近臭只是空间的尺度,时间的尺度有时有逆反的绝对性作用,相视一笑泯恩仇不就是时间的功绩。每一个主体,每一个人都有万有引力定律规范,远了吸引力作用,近了一定尺度又会相互排斥,不论什么时代都莫不如此,只是方式和尺度把握不同而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遵从规矩,顺应时势,大概是我们每一个行为主体最大的智慧了。任何时代的法律规章都是当时的知识的结晶,都是当时人们最适合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模式定制,为何要成为时代的背逆者呢?
为什么老子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主张:清静无为。我的解读还有一点就是:顺其自然。人类本来就是群居动物,老子却说老死不相往来?
事实证明,社会规模的扩大将使社会管理难度程指数上升。
这与以下几个因素导致的。个人的人际管理的最大能力。一个人同时能够维护的人际关系一定是有上限的,原因是一个人与他人交流的经历和时间是有限的。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社会的二级要素是组织,社会的基本组成是关系,社会规模就是社会人的笛卡儿积+社会组织的笛卡儿积。稳固的长期博弈是建立信用的基础。社会稳定程度与社会诚信成正相关关系,与社会人口呈反相关关系。个人以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长期与固定对象进行交流与博弈,是建立社会信用的基础条件。社会管理成本与人口的关系成正比。一个社会的人口越多,需要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成本就越高。社会规模与矛盾处理成本呈正比。三口之家的矛盾处理成本与国际官司之间的成本很容易比较。社会规模与民主的成本呈正相关。因此,老子所说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在社会管理工具不足和物质资源匮乏的条件下,进行社会管理的最好选择。将一定规模的人口组成相对独立的社会,这个社会恰好能够创造出满足这些人口生存的物质资料、又可以以较低的处理社会问题、且能将社会诚信稳定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且不具备侵略性。这样的人类社会构成相对和谐稳定的状态。
老子所说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现代意义。人类文明进入全球化的今天,倒退的理解老子的话是无益于现实生活的。但仔细分析老子的结论,能够让我们了解社会的构成与社会运行的原型。通过社会的基本构成原型,小心的调节社会中的各个因素,使社会保持稳定快速发展的状态才是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互认识了,了解了对方的道,于是连交流见面都不需要了,直至老死也未尝往来过,但是,对方的一切,你都清楚,对方的道,你也知晓。于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独出独入,谁又能妨碍你呢?你有你的价值观,你有你所喜欢的书籍,电影或者其中内含的某些思想。我也有属于自己的书籍,道理,或思想。通过用神来观看,来交流,从行为背后的道,来了解了你的思想,你的价值观。我知道你会遵道而行,我也知道我会遵道而行。既如此,还有何必要去交流这些呢?去交流什么道啊,什么非道啊,什么爱呀,什么不爱呀,什么往事不堪回首,什么苦痛常伴吾身。都没什么必要了。两个人,平平常常,无喜无忧,从江湖中来,因缘汇聚,又往江湖中去,至老死而不相往来。是真的美好啊。又或者在一起也是这样呀。道需要交流吗?以“神”交不就可以了?不需要到处找人去说你的道呀,也没有必要听人说她的道。道是不需要交流的,至老死也不需要,因为道是没法交流的。只需用神去体会就行了。这也许才是我如此地喜欢这句话的原因吧。这其实也是修道之人,和其光,同其尘的具体表现吧。人不知不觉来到世界,完美结局是在不知不觉中离开这一世界,而只有民至老死才能实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邻国之间彼此守望,能相互听到对方的鸡鸣犬吠,相邻的国家各自的国民一直到老、至死都不彼此打来打去”,也就是说睦邻友好,和平相处,因此才“不相往来”。“不相往来”的言下之意是指邻国之间边民不发生摩擦。
社交恐惧症。当下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极为原子化的精神荒漠里。自己也偏内向,但身为一个95前,经历过一切都热火朝天、充满羁绊的时代,所以对当下的环境变化感受是非常深刻的。完全反对现在娱乐方式比以前多的说法,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当下时代的娱乐方式比20年前多,在我看来现在完全就是文化荒漠+精神荒漠。2000-2016年,人们娱乐之充实,完全就是现在除了手机一无所有的小孩根本无法想象的。校门口有着数不清的小卖部、小摊贩,卖着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冒险棋、弹力球、抽奖机、砸圆牌、带主题的扑克牌、四驱车、暴龙机、动漫海报,游戏厅、小网吧、各种各样的小餐馆,干脆面、棒棒冰、牛羊配、炸串、炸臭豆腐、炸鸡柳...吃的玩的到处都是,而且都很便宜,五毛钱一块钱就能买到很多快乐。现在不让摆摊了,这些东西都要在旅游景区、或者大悦城那类的综合商场才可能有,卖的都很贵,去一趟又花时间又花钱。以前有着数不尽的优秀网文、游戏、动漫、电视剧等等,很多东西都能成为现象级作品,像以前的龙珠火影、鬼吹灯、武林外传这类东西都能成为全班无人不晓的讨论热题。现在呢,家喻户晓的优秀作品越来越罕见,现象级作品几乎消失,没有什么能让大家一起讨论的东西;网文规矩越来越多、写了没法过审,优秀动漫资源难找、只有神通广大执念深重的老二次元才能找到,至于游戏,我们以前有ps2、ps3、psp、nds、gba上的各种电玩,还有dota、澄海、冰封王座、CF、CS、DNF、龙之谷、诛仙、梦幻西游、劲舞团、跑跑卡丁车、热血江湖、剑网三之类的大家都玩的联机游戏,现在几乎就剩下一个王者荣耀,其他的都具备价格或者找资源能力上的门槛,受众自然不广。
有一种人喜欢剥开自己给别人看,容易交浅言深,事后还后悔?其实也算人之常情吧。倾诉的需要。当一个人内心积压的痛苦太多,他需要一个宣泄的渠道,而倾诉就是其中之一。认同的需要,当其倾诉时,伴随着认同的需求。希望能够获得对方的认同、理解、同情。人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认同是一种基本需要,谁也避免不了。沟通的需要。试图以心换心,唤起对方的真诚。或者想跟对方成为好朋友。……祥林嫂之所以遭人嫌弃,是因为她是一个弱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的互换,这包括情绪资源。祥林嫂本身没有资源可以提供给倾听者,却不断输出情绪,渴望获得对方的回应。这就很容易使得交易无法延续。因为某种意义上而言,祥林嫂的行为只对自己有利,而对听者没有价值。于是祥林嫂的倾诉就成了谈资和笑料,这倒算是对于听者的一点价值回馈了。虽然这样说很残酷,但却是事实。……如果祥林嫂是个美女,朝着一个初识的男生袒露心迹,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说不定很多男生甘之若饴,纷纷解囊相助。所以现在抖音上很多美女都晒自己的离婚证。就是因为美女是一种资源,哪怕是离过婚的。有资源,人家就不会嫌弃你交浅言深。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现实看得太透,确实有点残忍。……作为个体,要学会自身强大。强大,意味着你有更多资源跟别人互换,意味着你的倾诉会有更多人倾听。强大,也意味着你不太需要跟人倾诉,因为你内心足够坚韧和通透。弱者只能获得一点点卑微的同情,且不可持久。唯有强大,才是一个人在这世界上的立身之本。当你逮着一个人就开始倾诉的时候,说明你是一个弱者,弱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这本身已经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好人,对方还能耐心听你讲几句。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个坏人,你极容易被pua。……所以要学会坚强,学会独立自主,同时结交一二知心朋友,实在没有朋友就多看书,多写日记。最后,我的忠告是三个字:去搞钱。钱就是资源的凭证。搞钱是一个动词,行动起来,比坐在地上反省和哭诉要强一万倍。
现在年轻人的恋爱充满了攀比、戒备、套路、焦虑、三观冲突、自我中心,能谈出幸福的感觉才怪。但是如今的情感环境本来就像黑暗森林,谁也不敢当“先圣母”的那一个,你好心待人不代表别人也能好心待你,毕竟环境已经坏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无论是社交、朋友还是恋人,其实正常情况下拥有这些东西都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先不论,但过程应该是自愿的、快乐的。很多人说自己不社交、不恋爱的理由是因为这些事情很辛苦,其实是只看到了表面原因,没看到深层本质原因罢了。深层本质原因总结来说,其实就三点:当下环境人与人的信任度极低,三观差异大,加上年轻人普遍焦虑、压力大,精神状态不好;文化荒漠,没有什么质量高、受众广的东西把大家联系起来;关于恋爱方面,正常的两性交往环境被破坏,规矩多、麻烦多,三观差异大,不正常的恋爱多,劣币驱逐良币。这些原因,阉割了年轻人一个重要且有意义的本能:与人亲近、感受亲密的本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