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甘愿寂寞@365

(2022-06-11 16:56:04)
标签:

365

科技

2022年6月11日 星期六,乌鲁木齐 晴 23/34。

这些年,为了地膜污染想方设法,可就是没有一个妥当的解决办法,治标不治本,按下葫芦浮起瓢。前些时候,有新疆的专家表示,有生物吃塑料,可以降解地里的白色污染物,他们正在试验。我有些将信将疑,难道生物也是可以逆天的?经常超出我们的认知。看来,进化与时间结合,生命也可以创造任何奇迹。
科学需要热爱和坚守,缺一不可。尤其那些奇崛的科学险峰,惟其志向远大,苦心志劳筋骨甘愿寂寞的科学道路上的苦行僧,才有可能攀登上去,领略天下美景,会当凌云谲,一览众山小。由是,我们的科学家需要的不仅仅是资本的参与,智力的精绝,更需要一骑绝尘的灵光和勇冠天下的霸气。
科学家发现“超级蠕虫”,专吃塑料。
塑料的普遍使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超级蠕虫”,专门吃塑料。蠕虫肠道细菌中的特定酶,能将塑料降解,最后导致蠕虫体重增加。
这种蠕虫被称之为“Zophobas morio”。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将其分成三组,一组喂养麸皮,一组喂养聚苯乙烯,最后一组不给与食物,以此来研究它们的肠道微生物组。
研究发现,三组蠕虫的肠道微生物群落有很大的差异。喂食聚苯乙烯和挨饿的小组微生物多样性较少,病原体较多。虽然前者经历了某些负面的健康影响,但由于它们“吃”塑料,体重确实增加了。
研究作者Chris Rinke说:“我们发现仅以聚苯乙烯为食的超级蠕虫不仅存活了下来,而且体重略有增加。这表明蠕虫可以从聚苯乙烯中获取能量,很可能是借助它们的肠道微生物。”
随后,科学家使用一种称为宏基因组学的技术,识别出了一组负责降解聚苯乙烯的细菌酶。在此过程中,还产生了有价值的副产品,被其他微生物吸收。
科学家表示,希望能人工设计出类似蠕虫的这种细菌酶,在24小时内将塑料降解,并在工业上推广这项技术。
该研究论文题为“Insights into plastic biodegradati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capabilities of the superworm (Zophobas morio) microbiome in styrofoam feeding trials”,已发表在《微生物学会》期刊上。
科研需要热爱与执着 。
科学家们走上科研道路的原因各式各样,很多人都是机缘巧合。比如李献华院士,从事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工作的原因是考研时的专业调剂。但要在科研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走得长远,走得成功,就需要热爱与坚持。
热爱是坚持的动力。干什么事情想要干好,都得有一份热爱,搞科研更是如此。科研是一项艰辛、漫长又极容易失败的工作。为了生计而工作,面对挫折时会被轻易打倒。因此,一定要有足够的热爱,才能获得更强大的前行动力,才能换得无怨无悔的坚守。
始于兴趣,成于坚持。坚持是热爱的升华。上世纪九十年代,科技工作者生活清贫、收入低,社会上流传着“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一些人无奈地放弃了科研。但如果那时放弃了,就赶不上新世纪“知识创新”的科学热潮。人的一生中,工作时间可以长达几十年,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选择自己热爱的行业,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咬咬牙、坚持下去,才能让热爱升华成真正的事业。有时,失败与成功一线之隔,最难得的便是在成功之前的那份坚持与忍耐,要守得住寂寞、枯燥,不断重复再重复,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行。
新时代的中国繁荣发展、充满希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迎来了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期待更多有志青年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坚持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在星辰大海里开辟人类的光辉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