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反思
西安铁五小学
张竹影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学生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的进率。学生已有有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采用知识的正迁移,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知识,让孩子们去感受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进率的换算过程。
课始我组织学生回忆了前面学习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进率,然后对体积单位的进率进行猜想,接着通过计算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得出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随后学生马上用同样的方法推算出立方米与立方分米的进率。
课堂中,我首先出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学生已经了解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是棱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每一个底面长可以铺10个,宽可以铺10个,一层可以铺100个,可以铺这样的10层,总共有10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有的学生采用前面推导面积进率的方法:1分米等于10厘米,则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面积可以用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来表示,以此类推,1立方米等于1000立方分米。在认识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之间的进率的基础上,学习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进行类推。
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学生由原有的猜测,到这节课的学习验证,证实了原来的猜想。由于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重量等单位之间的换算,学生已基本掌握单位换算的要点:1、比较单位换算的单位高低,确定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2、认清换算单位间的进率。应该说本课的学习任务是比较轻松的,但在作业中发现还是有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还是混淆;还发现容积单位(升、毫升)与体积单位间的换算不熟练。
在本课学习以后,学生对于物体的体积与容积的判断会更加合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尤其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单位上。孩子们在学习本课中有动手操作,也有思维的训练,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了较深的了解,准确率也较高。所以课上,我在相应的换算练习上,还补充了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换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中,我特别向学生强调了解题时的书写格式,如第一步算出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第二步再换算成立方分米。练习中如果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换算,那么很多学生就会思维混乱,将这些单位间的进率混淆起来,所以下节课中要增加这方面的练习,并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本节课我注重要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旧知识的复习中趣味引入,在知识和情感态度两个方面,为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感知中猜想,在观察与计算中验证,在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完成构建,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同时,对课件的使用简洁明了,体现了常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