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五班区域观察记录

(2017-07-26 15:37:56)

幼儿园区域活动观察记录

班级:  大五班                     观察教师:吴扬

观察对象

晨晨、杉杉、西西

年    

6岁

所在区域

建构区

观察时间

5月15日下午3:05

观察

情况

记录

客观描述:

区域活动刚开始,西西,晨晨和杉杉迅速来到了建构区,经过一番商量之后、他们决定进行地面建构,选择的搭建图片是幼儿园一进门到主教学楼的景象。拿到图片他们比划了一阵子之后,杉杉,晨晨和西西开始分头选择需要搭建的材料。过了五分钟之后他们三个开始了拼搭,有说有笑忙的不可开交,不一会大概的结构已经出来了,幼儿园的大门、中路及旁边的运动区、还有教学楼,就连中路旁的树他们都细心地发现是对称的。就在这时似乎因为什么事情受到了影响、经过他们的讨论我得知,原来因为没有足够的材料的搭建幼儿园的戏水池和旁边的大运动区的健身器材,就在这时杉杉突然问我:“老师,你提供的材料不够,我们没办法拼搭了。”我回答说:“这么多材料肯定有合适,在找找看吧。”说完我便走开了在一旁观察,他们开始寻找新的材料。先是找到了纸盒、一会又找到了瓶子、纸杯等、在不断的比划、尝试、讨论后发现都不太合适。于是放弃了搭建戏水池和旁边的健身器材。

 

评价

分析

    孩子即将毕业了,根据主题活动、孩子们最近总是对幼儿园的一切产生不舍之情,故我们在建构区投放相关材料,让孩子根据提示的图片搭建美丽的幼儿园内容。

    显然投放材料后很快就被孩子吸引了,在本次建构活动中,孩子收获到的不仅仅是搭建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语言表达能力、探索发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教师也应该及时介入促进幼儿的成功体验。在主题活动背景下,我们采用了孩子喜欢的搭建内容进行游戏,将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建构活动真实形象地呈现出来,实现了课程的整合与各领域间知识经验的相互渗透,促进了幼儿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

教师介入

及策略

    在本次建构活动中、我一直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对于孩子一步步的探索、实践我只是观察,并没有直接介入。但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的介入是将孩子提出的问题又抛给孩子、目的是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我高估了孩子的能力没有及时的介入导致孩子放弃了部分搭建。

改进措施及目标

1.在以后确定材料内容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认知经验和建构技能,在材料投放上做到准备充分。

2.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进一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