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语批注一
(2024-03-07 21:42:54)
标签:
文化 |
分类: 随笔 |
谣语批注一
近期,微信网见有人发布一些俏皮话,以四言诗形式将若干位人们熟悉的文人名字排列成文“造谣惑众”,笔者不才,试作批注。
一
——茅盾,矛盾者也,当初沈雁冰为何以茅盾为笔名,笔者孤陋寡闻不得而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千古成语,而将“矛”变为“茅”,矛上长艸意表示武器荒芜天下太平,想必有深意焉。如今为其复原,回归“矛盾”,是继承中国伟大传统文化的重要成果吧。那么,加上前置词“非常”二字,新意便出来了,这新意就是心态,心理活动,想说的话或想做的事,却碍于某种或种种原因而欲言又止、欲做还休,陷入忐忑不安状态。纠结于矛盾中是一种痛苦,是精神的自我折磨。我不知道此君的“非常茅(矛)盾”为何而生,人世间常有自由与不自由之争,当一己之见解遭遇棒喝而不能言表,这或许就是非常矛盾的原因罢。检点历史文化,不少朝代曾出现过文字之狱,秦始皇坑儒,此后魏晋南北朝乃至明清皆有因随意说话、属文而被逮囚禁的案例。经历过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或许还记得那时一些啼笑皆非的文人获罪的故事。半年之前,听说xx科学院发文不许科学家发表个人专业以外的文章,引起过社会争议,至于争议结果如何,夏然无下文。
前一篇:“谣言”批注(之一)
后一篇:癞蛤蟆想吃天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