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札记——甲骨文羌
(2022-12-26 10:18:50)
标签:
历史文化随笔 |
分类: 新说文解字 |
古字札记——甲骨文之羌与羗
陈寅恪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个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我没读过陈先生的书,他的这段话是抄别人的,也就是“二手货”,但它有道理。
一个“羌”字寄寓了多少那个时代的凶蛮与残忍。迷信于上帝天神与祖先亡灵的保佑,殷商王室将祭祀作为万灵法宝。“祭”这个字由三个字素组成,上部左边为“肉”,右边为“手”,下边的“示”代表祭祀所用的祭台。肉来自动物,为“牺牲”,即宰杀的捕获来的牛羊猪马等等大型兽类,甚至包括“人”,在蛮荒时代,人也是自然界的重要动物之一 ,也和其他动物一样被捕杀而相食,大约五六千年前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其智能的发展远远超越了地球上其他物种,凭借自己发明的工具可以攻击并杀死其他任何动物,哪怕獠牙巨齿猛兽,而对自己的同类只要需要,也一样捕而用之杀而食之,史书上包括近代不断有“人相食”的记载。
对卜辞考证认为,羌人被商人俘获过来之后,有时也被作为祭品——人牲,祭祀完毕分而食之。殷商当时是一个强大部落,羌部落在其西北大草原游牧,与其毗邻,为了生存部落间常有交集,侵扰。羌族本没有自己的名字,因为那时它没有文字,这个“羌”字还是商人给造出来的,因为羌人放牧时口中经常发出“羌羌”的粗犷吆喝声,人们穿羊皮,有时还头顶羊角做游戏,根据这些特点,商人便为它们造了一个字:羊头人身,叫做“羌”或“羗”(后边这个字右下方表示绳套,象征被捉住牵来的),羗字为象形会意字。羗部落文明程度晚了商部落一步,在互相征伐时往往败在商人手下,,商人不但抢掠他们的牲畜,连他们的人也成了战利品。俘虏被带进商城,有些被当做牲口役使,有的被带到原始森林狩猎,有的被训练成会耕作的农奴,也有的根据需要被杀死作祭品,据考证,在祭祀祖乙的活动中,一次就杀掉三百羌人,规模之大骇人听闻。20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