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研修班有感(二)
(2016-04-27 21:37:06)分类: 教学感悟 |
4月24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修活动有幸的邀请到安亭小学的杨珊珊老师来给我们做讲座。在之前也到安亭小学参加过教研活动,目睹杨老师的风采,对她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在讲座开始之前,杨老师的一个问题引起了我们在场的所有老师的深思: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单元整体教学,那到底什么叫单元整体教学呢?
每次提到单元整体教学,心里总是想着大概就是那么个意思:把一个单元分成几个课时,课时和课时直接有连贯性,递进性,并且也要与单元主题有关。单元整体教学究竟有何意义并未深思。按照朱浦老师的所说,单元整体教学就是:目标导向、活动推进、资源支持、评价伴随、精准指导。虽短短20个字,如果想做到却异常艰难。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最难的莫过于“目标导向”了。下面我就目标导向,结合朱浦老师和杨老师所说,说一些我自己的感受。
首先,要设定目标,我们就必须对单元内容进行解读。这种解读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教科书所要求的核心句型和核心词汇,或者说课文内容的解读。我们得对单元内容进行分析、解构和重组,有的时候甚至要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解读重组。解读到何种层次也要是基于我们的学情。
其次,要达成什么的目标,我们就必须设定什么样的单元语用任务。单元内容的不同解读就会随之带来不同的单元语用任务。单元的语用任务是通过一个单元系统性的学习来达成的,而不是第一课时或者第二课时就能达成的。设定好任务之后,如何合理恰当地来描述单元语用任务也是一个极为头疼的事情。任务目标的阐述遵循着ABCD原则:A-Audience 要有任务的行为主体 B-Behaviour 要有具体的行为动词,C-Condition 要有行为条件,D-Degree 要达到什么样的行为程度。
最后,主题话题的确立。一直以来我都被课时主题话题的确定深深地“折磨”着。单元单课的话题、内容、语言、语境以及目标都必须高度的一致和连贯性,层层递进。我们学习的主题是学生,我们语用任务的设计、语用体验的生成都必须基于我们学生的个体特征和真实生活。我们不仅仅只是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核心句型和核心词汇,而是要基于学生实际能让所学知识能为学生所用。
其实,不管设定什么样的单元目标,我们都必须基于我们的学情,从真实生活出发,借助信息技术,才能最终能够达到我们语言的交流作用,才会发挥我们教学的作用,体现语言学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