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室成员学习情况——教育就是唤醒——《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读后感

(2020-04-27 14:48:59)
分类: 学习情况

教育就是唤醒

——《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读后感

安庆市高琦小学  舒畅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学校是什么地方?学校应该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老师们工作的地方,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地方。读了古德莱得的《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这本书后,对于教育,又打开了新的视野。

这本书虽然是古德莱得先生对美国的学校的研究展开的一系列改革方案与 建议,但是我认为世界上的学校都是具有一定的共性的, 虽然每个国家之间, 区与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学校种类千差万别, 但是在一定程度来说, 们都是具有共性的。

一、   教育应关注学生成长

“学生表现的差异是由学校外部而不是由学校内部引起的。 一个孩子带进教室里的背景就决定了她在那里的表现。”很显然这句话体现的是学生之间的差异, 但是学校并没有把这种差距缩小,而是让这种影响进一步扩大。

这句话也体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个学生在之间的成长中, 家庭教育几乎占据着全部的比重, 而之后到了学校由 个人到整体的转变, 而在中国的学校中, 大部分都是一个教师面对着好几十个学生,教师对学生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因为她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大多数老师关注是两极化, 成绩优异的和成绩落后且调皮的学生, 而处于中下位置的学生经常性的被忽略,老师能够把关注点落实到大多数学生, 实质上学生一旦被获取了关注, 那么对她的学习帮助是非常大的,并且这种关注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在课堂上经常用“我注意到”这样的句式来表达我的关注,“我注意到小韩今天坐得端端正正的!”“我注意到小江同学今天听课特别认真”,“我注意到今天第三大组发言特别积极”,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老师的关注,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二、教育应关注家校合作

古德莱德先生在书中提到的“早年那种家庭与学校之间几乎无可置疑的相互支持的关系,今天已经极大地退化了。”这很好的解释了当前教育者面临的困境,当然体罚不值得提倡,但是现在部分家长明显站在了教育者的对立面,这种现象让不少教育者寒心。因为时代的关系,孩子越少越珍贵!在孩子利益得到最大程度保障的同时,教师处在学校,学生和家长势力的夹缝中成为最可怜的人,身处其中,有时不免叹息失望,却不知如何改变。

 以前家庭和学校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受到了批评, 那回家也是要挨打的, 但是现在随着经济 发展,家庭物质条件优越,并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会经常性带有偏向性的溺爱,现在学生若是在学校受批评, 可能家长还会反过来指责学校, 这些现象如今也是层出不穷,

  通过新媒体平台建立家校合作,将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做一个集中梳理,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我集中利用微课进行答疑解惑,通过新媒体互动的是实效性,有效地提升了家长配合教育的水平,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三、教育应关注改革发展

古德莱德先生在书中提到的关于教育改革的一些调查研究及反复出现的问题,让我用一种更宏观的视角看教育改革时,才真的对改革有了一点了解。改革不是不容易,而是非常难,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并不是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种力量的问题,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只要我们知道改革的方向是对的,不要被暂时的失败打倒,坚持下去,给教育确定合适的目标,激发学校自我更新的内驱力,相信我们的教育会一点一点变得更好。

新时代的到来注定会有变革,作为一名老师更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将这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直播课堂,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我们都应该尝试。假期中,我录制了很多知识类的短视频,对于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梳理,集中进行反馈,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这本书值得让老师们反复阅读,反复体会。我的感悟只是在基于古德莱得先生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中领悟到的冰山一角,我相信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才有所得,古德莱得先生总结提炼的虽然是关于美国学校改革的理论, 但是我想对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也同样具有着深远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