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2022-04-22 21:10:55)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西口物语
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纺麻捻  2008年摄(一)  

        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绳子是两股以上棉麻纤维或皮革等拧制成的条状物。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当庄户人的就没法儿离开这个种东西。

早在人类蒙昧时期,先民们就学会了利用身边的藤条搓绳,用来捆绑东西。绳子一产生,就与文字、道德、规矩、法律等结缘。最早的是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随着绳子使用的广泛和对绳子认知的深入,创造出许多与绳结合的词汇、成语、谚语、歇后语、俗语:以绳引申为标准、准则的准绳,根据法律制裁的绳之以发,表示言行正直的正视绳行,比喻继承祖业的绳其祖武,寓意留住时光的长绳系日,比喻问题老发生在薄弱环节的谚语麻绳肯从细处断,隐喻发生问题不从自身找原因,错怪他人的歇后语不恨绳短,只怨井深,说绳遇水更结实的俗语麻绳见了水,活人见了鬼……别小看这一根不起眼的绳子,它可是融汇了人类创造的大文化,串联起晶莹剔透的文化结晶。

往昔,每当走进庄户人的大门黑廊,你便会看到墙上絮缕连挂竟是绳,有驮田用的煞绳(20毫米以上的粗绳);有背草用的缆四股绳;(10~15毫米的中粗绳);有捆小东西使唤的单三子(5~8毫米细麻绳);有縻大牲口用的长绳;还有拴小牲口用的短绳……

说起麻绳,让我自然想起麻子,在我的记忆里,大集体时代,每年每个生产队都要种麻子,并且选的都是头等地,上的均为猪羊粪。否则,麻子长不起来。麻子成熟后割倒捆成捆,在夏秋之交扔进水坑里进行沤制。老人们说,沤麻是有讲究的,沤的时间短,麻捻剥不下来,沤的时间过长,麻捻就会发酥,做出的麻绳不结实。

剥麻捻一般是女人们的营生,遇天阴下雨不能下地干活,队长就组织她们剥麻,谁剥的麻杆最后归谁。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曲灯(火柴)不好买,每家每户灶镬旮旯里都立着一圪绺麻杆,晚上伸手将它放进灶镬里点着,再给煤油灯对火。有时自家灶镬无火,像我妈会给我一根麻杆,叫我过西窑大娘家对火。    

攒绳,因材料不同而叫法不同,山羊毛攒成的绳子叫毛绳,用皮革条攒成的绳子叫皮绳,用麻捻攒成的绳子叫麻绳。绳子不仅是庄户人离不了的东西,常出门的贩夫走卒,车倌轿夫等,绳子更是他们的必需品,旧社会,官府衙门也离不了绳子,拴马要缰绳,捆绑犯人也需绳子。绳子市场大量的需求催生出无数的攒绳匠。

随着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尼龙丝、涤纶丝等新型制绳材料的出现,制绳进入工厂化生产,传承了数万年的手工攒绳技艺消失在历史前行的长河中。

为了给攒绳这门大文化手艺留下图文资料,我四处查访,2007年终于在右玉县东山沟杨雨后窑村找到了攒绳匠刘建国老人。我记得过完国庆节不久,我和范家窑支书聂二元黑将来去的他家,进屋后烟熏火燎,他与大儿父子俩正在蒸莜面饸饹,等他吃过饭,老聂跟他说明了我们的来意。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刘建国父子二人正做晚饭2007年10月

他说,绳是攒不成了,我今年已是76的人啦,手抖的啥营生也不能做了,再说作杖多少年不使唤烂成一堆,还有前年把个灰老伴儿也死了,人家一圪挤眼啥也不管了,给我砍(丢)下她那愣儿,一尿半炕,让我麻烦不出去。再有,那个爬场货(不成气候)三子,走了一年多,过大年也没回来,作准(肯定的口语)是叫狼吃了,说到此,他嘴一扁,老泪横流,丧心地哭了起来。我们的心情也特别酸楚,再也无语了,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了。

老聂不仅是范家窑村的支书,同时还兼管着一道沟十几户村民。至后,乡里每有救济款或救灾面,聂支书总会首先想到刘建国,他把党的温暖送到的同时,还为老人说些宽心话,这让老人很是感动。后来,老人对有些事情也慢慢地想开了,身体也逐步地硬强起来。

第二年中秋节前,老聂又为老人送去了救灾面,他很是激动,说十五打饼子又不愁没白面了,说他们父子全活共产党。高兴之余,他主动提起了攒绳之事。他问老聂年生(去年)你领来那个让我攒绳的人,是不是和你处系的不赖,要是意不过(过意不去),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可以扎挣地给他做一回,我近日拾掇一下家具,你捎话让他买上5斤麻捻。

我接到老聂的电话很高兴,可我打发司机上街买麻捻,全县没有。后我问寻的内蒙凉城有,我让司机小王专门跑了一趟口外。三天后,我再次去了杨雨后窑村,建国老人为我演示了攒绳的全过程。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前绳车  2007年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纺麻车  2008摄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木瓜  2008年摄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后绳车   2008年摄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摇前绳车2008年摄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摇后绳车2008年摄

攒绳的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有纺麻车、前绳车、后绳车、走车、和木瓜。纺麻车是用字形木杈,做成平卧式底座,两个字形木架穿在铁棍轴上。纺麻时,左手拉动木轮,右手续麻捻,将纺成的麻坯逐段绕在木轮上,并靠木轮的转动,来拧成麻坯,一个工时,大约可纺粗坯子20斤,细坯子8~9斤。

绳车大小,各地不同,雁门关以南的前绳车横向等距离排列有12吊齿之多,而在右玉一般仅有4吊齿。吊齿可以单独转动,也可转动横板做等幅度、等转速的转动。前绳车在工作时,必须要固定好,,因位置固定,它的吊齿只能转动,不做距离上的运行。


后绳车与前绳车相比,个头要小一些,人家关南的后绳车,横向等距离排列有4根吊齿,当地的只有一根吊齿,用一单孔木板来套住吊齿绞动。

在前绳车和后绳车的中间,直线游动的车就叫走绳车,它的两边,凿有槽形升降刻度。

为了使后绳车和走绳车缓慢行进,不使攒成的麻绳产生松股背股现象,要在它们的拖架上压适量的石头,以增加张力,攒紧绳子。所压石头的大小,根据所攒麻绳的粗细决定。

麻绳的种类及其长度大致如下:

单三子,是庄户人用于綰草絡子,捆小

    东西用的细麻绳,长度为  

     3.4~3.5丈。

揽四股绳,是农民驮田做架底股的绳,

    长度为两丈。

揽六股绳,是驮庄稼垛子用的架子绳,

    长度为2.2丈。

揽八股绳,是庄户人背东西用的绳,长

    度为2.5丈。

    揽十二股绳,是皮车用的煞绳,长度

    5.5丈。

麻绳的种类大体就是这些。从大类上分还有毛绳和皮绳,我再简略地介绍一下。如攒毛绳,先将山羊毛弹松,用纺车捻成毛线,,捻够足量的毛线,再绕成绳坯,根据成品毛绳的粗细与长度计算出绳坯所需的长度,然后就可攒绳了,具体方法和攒麻绳一样。

若攒皮绳,就会复杂一些,一般绳匠是攒不了皮绳的,因为它涉及制革工艺,还要将做出的皮子用刀割成细长条,所以攒皮绳一般都是黑皮匠的营生。攒皮绳的演示我另请了李达窑村皮匠胡珍师傅。

大集体时代,皮车绳绁都是皮绳加工而成的。制作皮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生牛皮加工的,将牛皮泡好后,切割成长条,手工把三股皮条拧成一条绳坯,然后根据皮绳的用图决定绳的粗细。生牛皮皮绳的缺点是它比较僵硬,太阳暴晒下它会像麻花一样炸开,不太好使。

另一种是熟牛皮加工而成的皮绳,它需先将牛皮洒水变软,按一张牛皮15斤左右皮硝,放入大铁锅内加热化开,然后将皮子置入,反复揉搓,直至皮硝完全渗透到皮内,使皮子变得柔软,然后再上一道猪油。

切割牛皮要两人配合,各自拽着整皮的两端,皮子从中间开刀,分出两股皮条,转过来再开刀,割出四股皮条,如此不断重复,皮条的条数越来越多,直至所有的皮子都开刀。这样看似整张牛皮被划成了细条绺,但皮匠一提溜,皮子变成了一整条长皮条。之后,皮匠手工三条拧一股,加工成绳坯子。攒绳的方法与麻绳相同。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鞣制出的皮革和皮条2008年摄攒绳匠小手艺大文化

攒皮绳2007年摄  

皮车的套绳为揽八股,长1.8丈,,皮车的煞绳为揽十二股,长5.5丈。熟皮绳结实耐用,农业社的时候特别火,会綰皮车绳绁的皮匠,往往村干部都要高看一眼。

攒绳的整套家具,刘建国老人为我演示完毕,我把它收藏了起来,尽管制作很粗糙,品相非常差,本来十四五年前在乡村一线买这种东西,是花不了几个钱的,但我给了老人500元,我抛开了它的价值,加入了情感色彩,古稀老人整整为我忙乎一天,一丝不苟地演示了攒绳的全过程,令我特别感动。我们分别后,老人第二年就去世了,可时到今日,老人一幕幕攒绳的镜头,仍历历在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