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海外:这算不算“预制菜”?

标签:
年夜饭 |
分类: 人在海外,佚闻趣事 |
今晚是“平安夜”,按照当地人的习俗,应该吃“圣诞大餐”,相当于华人的“年夜饭”那么重要。我给忘了,到下午才想起来,怎么办?一般澳洲人的“年终大餐”少不了龙虾,大虾,牛排和樱桃,昨天我还看到超市在卖煮熟的龙虾,涨价到35块,但比原先22块的要大、要新鲜。于是赶快去超市,人稍微多一点,但这种龙虾卖完了,想想算了,还是来个江南中餐吧。
于是去了“许记”熟食店,买了一盒“香炸小黄鱼”,一盒“千张包肉”,一共只有20多块。路过烧腊店,买的人还不少,我看招牌上写着“烧鸭”,就问“烧鸭”是不是“烤鸭”,收银员睬都不睬我,上来就问“一只还是半只”,可能人在忙的时候都没什么好脸色。于是买了半只,24块。转一圈半小时就回来了。
回家泡一点毛豆夹,在地里摘一点黄颜色的“圣女果”(又称“樱桃番茄”),
花了50多块吃“大餐”,还蛮丰盛的,几乎不动手做菜。反正就老两口,一切从简。
看着这菜肴,我心里想,这不就是“预制菜”吗?所以这个概念并不错,只要新鲜、美味,规规矩矩做的菜,不也很好吗?”香炸小黄鱼”是刚炸好的,“千张包肉”还滚烫,“烧鸭”也是刚出炉的,尽管一盒一盒的,都很新鲜啊。
后一篇:人在海外:2024年“新年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