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抄错题”的缘由分析与应对策略
行者小学
闫晓娟
我主要承担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自从申请学生常见错题研究小课题以后,我特别关注学生的错题原因分析。现在的学生普遍上学年龄小,虽则聪明伶俐,但动手能力差。我发现我班学生每天的正式作业常常有10人左右抄错题,不是抄错运算符号,就是抄错了数字,有的甚至做对了题,但在从竖式向横式移得数时移错了,很是遗憾。我让他们在我跟前检查错误的原因,他们往往意识不到抄错题,而是就抄错的题重新再做。我提醒他们读题,开始他们不屑读题,以为我刁难他们,又迫于老师的压力,于是心不在焉的含含糊糊读一下,在他们读题中,我发现他们眼看、口念不统一。经过反复地比对,他们才会恍然意识到抄错题。随即又是一副无所谓的神情——我会做,只不过抄错了题。在我对学生抄错题的纠结中,不免常常唠叨别抄错题,然而,事与愿违,学生今天你抄错,明天他抄错,抄错题的人数维持10人左右没变。
针对我班学生的表现,不能单单定义“这些学生粗心、马虎、不认真”。分析抄错题的原因有一下2点:
1、思想上对抄错题不重视。抄错题的大部分学生自认为很聪明,我会做,只是不细心,只要我认真一些就行了。
2、学生年龄偏小,视觉瞬间记忆较差。学生抄题主要依靠视觉瞬间记忆,如果这种视觉记忆能力强,学生在对事物观察后,能很好地通过视觉记忆再现观察过的事物表象。如果视觉记忆能力较弱,则再现事物表象时就会“变型”。抄错题就是视觉记忆再现时发生了错位的典型表现。
如何减少或避免学生抄错题的现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尝试研究:
首先,从学生思想上转变对抄错题严重后果的认识。
我给学生讲了许多因粗心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教育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好习惯。
其次,尽量减少唠叨,弱化学生对错题的意识。
再者,教育学生养成自主检查的好习惯。首先检查数字、符号有否抄错。
最后,训练视觉记忆。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手、眼协调能力相对较差的孩子,别人看一眼能记下五六个数字,他们却看一次只能记住两三个数字。因此,写作业时常常是写一个数字看一下材料,不能在短时间内记忆较多的内容。因为这种视觉记忆能力的缺点,他们不但写作业的速度比别人慢,而且抄错题目的频率也比别人相对较多。为此,为了减少或避免学生抄错题的现象,我从培养学生视觉记忆能力入手,经过训练,视觉记忆是可以得到提高和加强的。就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每天利用5分钟对学生进行视算练习是提高视觉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视算,就是由教师用多媒体(或卡片)出示计算题,让学生看题口算。要完成这种练习,学生必须通过眼睛观察并瞬时记忆,大脑才能思考并算出结果来。这种训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眼、脑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加了这些器官的“磨合”几率,增强了视觉、记忆和思考的“兼容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长期坚持视算练习,学生利用视觉进行记忆的能力就能得到加强和提高,抄错题目的现象就能得到有效遏制,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最终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增强。
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学生抄错题的现象明显减少。以上是我的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研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研究成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