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阳八景之一 —— 济窦浮休(济窦岩)

标签:
杂谈 |
分类: 道教文化 |
http://s8/middle/505a3524hb307a85873c7&690
http://s16/middle/505a3524hb307a93d5c0f&690
http://s2/middle/505a3524hb307ad546341&690
http://s16/middle/505a3524hb307a93d5c0f&690
http://s2/middle/505a3524hb307ad546341&690
济渎崖又名济渎岩,为太行山东麓与冲积平原交界处一种特殊地貌。地表下突兀耸峙的一条山脉在此分为两条,延伸1公里后隐入地下。山石为折皱山,成斜向耸立,如犬牙交错,怪石嶙峋。山叉形成一开阔地,山石中有泉水汩汩流出,形成深潭称为济窦涧。
在北岸山崖顶部的斜石上,镌刻着苏东坡手书“浮休”两个行书大字。取自其在此作词《行香子·述怀》:“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需满十分。浮名浮利,休苦劳神,似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取天真。几时归去,做个闲人。背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南岸山崖上还有道光年间的摩崖石刻“云峰”和“谦山”。
传说,济窦岩有千年白龟一只,经常出来作恶,后被全真教北五祖之吕洞宾纯阳真人点化后得道成仙,以后经常出来救助当地民众,民众亲切的称呼白龟为“白老爷”,并立庙祭祀。
前一篇:华北道教圣地——曲阳北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