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是个更大的问题(《大唐霸业》之“撞开关中大门系列2”)

标签:
提建议要小声音背后杀刀的玩法制造混乱智慧漏洞攻城战 |
http://s2/mw690/bf8e4cc6g7c2ecd3043f1&690
就在宋老生布下阵式的当口,李渊的步兵相继赶到阵前,两军面对面,做列阵对峙的动作。
好了,这已经是忙了一上午了,打开城门的效果也有了,该是吃饭的时候了。大家先吃过饭,有了劲头才好冲锋。
就在李渊下令“先食而后战”时,李世民贴着李渊的耳朵小声地说了四个字——“时不可失”。
曾经不只一位同学,在听我做讲座时,偷偷地递条子问我:李世民为什么将这么重要的提议小声地跟他爸嘀咕?为什么不大声地当着将士们的面说呢?是不是担心他这提议太不人道?
我要说,这些同学说对了一半。他这样做,不让士兵吃饱饭就让士兵去战斗,去送死,让士兵当饿死鬼,的确是不人道,很不人道。
他之所以要小声地跟父亲说这话,不只是要保密,更重要的是要保全他老爸的面子。
下属向领导提反对性意见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在人数众多的场合,必须给领导留足面子。你的意见越正确,越是要注意提意见的方法。
不能因为你的意见正确,你争了脸就大呼小叫。要知道,你的意见驳到了领导的意见,从另一个角度说,那就是塌了领导的面子。
这正是史书记载此时李世民小声向父亲嘀咕的原因(给父亲留面子。不让别人注意到做儿子的比做老子的更英明)。
听了李世民的建议,李渊立即改口,命令所有人丢掉手边的饭碗,全军当即投入战斗,与对手展开撕杀。
***
李渊与李建成在城东布阵,李世民于城南布阵。
按说,这样的布阵也很正常,谁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然而,特别的地方就从这布阵的地点开始了。
交战开始时,李渊与李建成的军阵稍稍往后退却,用阵式异动的动作来吸引宋老生的注意力。
宋老生果然中计。他一心一意观察眼前敌方阵式的变化。看到对方军阵后退,认为是自己的可乘之机,当即下令进攻。
正当他发动攻击的当儿,奇异的景象发生了。
趁着宋老生一不留神,李世民与军头段志玄抓住瞬时军机,引着军队从后方向着宋老生的军阵发动猛烈的冲锋,在他的背后狠狠地杀上一刀。
李世民的阴招(用A阵的异动吸引对方的注意力,B阵从背后杀出;课堂用语:两阵连手,团队作战)让宋老生很是吃亏。
这就象两个人打架。A方在手上舞动一根木棍,舞得花样百出。其实,这仅仅是一些个花样,毫无杀伤力,目的是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当手上的棍子发出这般神奇的魔力时,此时A突然将脚踹出,下盘发力,直取对方的下阴处。
李世民的这一阴招,虽然一时还不能让宋老生立即毙命,但这么搞下来,宋老生的队伍已是受伤不轻。本来还多少有一些家门口作战的优势,这么一弄,不仅那点优势给对方捣的荡然无存,而且军阵给李世民的队伍冲得混乱不堪。
就在两军打得最为激烈,双方处于胶着状态时,混乱之中,双方分不出谁胜谁负,此时的李世民又耍出了他早已准备好的第二个阴招。
李世民预先准备了一班人马,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站在不同的方位,大声地呼喊着同样一句话:“已获老生矣”。
大家都在低头杀人,忽然听到背后传来老大被俘的大喊大叫的声音,谁还受得了啊。这呐喊声,喊得宋老生的部队一片子慌乱。宋老生也不见得比别人长得高,又不能找一个土墩子站上去让所以的人都看得见,证实一下自己还是自由之身。一时之间,这些听到喊声的军士,以为老大真的给李家军活捉,拖起大刀长矛慌慌张张就往城里跑。
第一时间跑回城里方能保住小命。
就在大家往回跑的时候,李建成、李世民早已预料到会出现这一幕,已经提前派出一支军队堵在了城门口。
在这个关键部位,敌方、我方打成一团糟,谁也过不了那个叫做城门的地方。
城里的守军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惊心动魄的一幕幕,看看这样打下去也不知到底谁胜谁负。也就不管老大有没有逃回城里,干脆直接关了城门。
宋老生带着他手下的一帮子人且战且退,等到他退到城墙根下时,城门已经早早关闭。
城门是可以再次打开的,但是,那样的话,进城门的就不一定是宋老生,城门附近,敌我军队已经混成一团,谁也搞不清谁是谁。
宋老生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办法(正是这个看似聪明的主意,最后送了他的老命)。
一辈子没有想过什么象样的主意,终于想出这么一个主意,谁知这主意,却存在一个致命的思维漏洞。
宋老生大声地命令城上的守军放下吊篮来。
是的,自己的命要紧,先把自己吊进城里去再说。再说,吊篮只会坐进一个人,两个人就容不进去了。对方再怎么使劲来抢自己的吊篮也没啥子用。
就在宋老生攀绳入蓝的时候,李世民、李建成的士兵这下把宋老生看看清清楚楚、真真切切的了。先前的喊是乱喊的,先前找你找不着,好了,坐在吊篮里的那个人,一准就是你大名顶顶的宋老生了。
李建成指挥兵士发疯一样朝吊篮的方向冲过来,大家也不抢那个吊篮,只是对着它一齐放箭,可怜宋老生就这样被无数乱箭活活射杀在吊篮里。
如果宋老生命令城墙上的士兵同时放下一百个吊篮,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放一个吊篮,就暴露了自己的目标;如果同时放下几十个或一百个吊篮,或许就有可能逃过一劫。那样的话,就叫敌方射手找不着方向,不知哪个吊篮里坐着的才是真正的宋老生。可见宋老生急中生出来的小聪明,的确存在思维漏洞。正是这个不经意的漏洞,要了他的老命。
趁着苍茫暮色,趁着对方领导刚死引起的悲哀,趁着对方还没有来得及找到第二个领导接手的当儿,趁着对方乱糟糟不知所措而出现的难得的战机,李渊发出命令,连夜攻城。(友情提醒:军队领导或是重大项目负责人,实在应该提前制定领导人卒死预案)。
在没有攻城战具的情况下(下次记得,要做好攻城战的准备工作),将士们只得用肉搏的办法爬上高高的城墙(也叫搭人梯)。
霍邑城池连夜被李渊攻克,通往关中的第一个门户被打开了。
备注:本文选自我的新书《大唐霸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一条我的简介:罗建华(笔名毛屋堂),60年代生人,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历史学学士,行走于写作与研究的边缘。长期致力于历史与战争、人伦与管理边缘学科探索。嬉笑怒骂的写史风格,风趣、真诚的说史态度,轻松、时尚的文风,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已出版著作:《晚清大变局》《大唐霸业》《三分管人七分带人》《富有,从人脉开始》《跟说客学艺》《移动帝国诺基亚》,据编辑告知我的新书《洋务大业》《短命南朝》《攻破壁垒有方法》已下印单,即将与读者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