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朵_打开
耳朵_打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13
  • 关注人气:1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饼已经丧失了承载文化的意义

(2014-09-07 22:10:13)
标签:

中秋文化

中秋节

文化

月饼

中秋节文化的流失

分类: 见解、评论之声

http://s8/mw690/003vnK29zy6LRvXT6yX67&690

中秋已到,手机信息里传来了各种祝福声音,都是群发的,也有很多爱好文艺的人搬出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来抒发一下情感,不过这些仪式性的行为也无法让人们真实的去感受节日文化的韵味,反而还带着某种压力去面对,甚至有许多人觉得过节越来越没意思,其实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可我们为什么会觉得中秋佳节的文化氛围日渐清淡呢?难道这个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节日被这个时代摒弃了吗?而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月饼是一个承载文化内涵和品位的东西,难道月饼随着时代的前进却变味了吗?

 

月饼已经变成商业竞争的载体和人情世故的道具

近些年流行一种风气,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只要你走在大街上看看,踏进商场里转转,这哪是在用月饼来宣扬文化,完全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商业战争,商家利用月饼谋取利润,个人把月饼当作礼品谋取利益和面对人情世故,企业把月饼纳入员工的福利范畴,中秋送礼这股歪风习气已经蔓延到所有人的内心,完全颠覆了月饼本身的功能,一到中秋节,我们想到的是送礼,想到的是如何面对人情世故,想到的是如何抓住商机,想到的是如何进行商业竞争,甚者有些卖服装电子产品这些商铺都搞一个月饼促销柜台,更严重的是有些商家宁愿放弃主业都要加大力度在月饼促销上分一杯羹,这哪是过节,我们过节应该高兴才对,结果形成两极分化,有些人不买月饼结果家里有堆积如山的各种月饼,有些人必须得买很多月饼,结果连月饼是什么味道自己都不晓得,基本上都是“买的不吃,吃的不买,”再加上月饼保质期很短,吃不完就只有丢垃圾桶,过这个伟大的节日搞得许多人压力重重,试问我们还有精力去倡导通过月饼所赋予那种传统文化价值吗?所以嘛,大家都觉得中秋节没什么意思,为什么?因为没有文化氛围的熏陶,反而商业氛围替代了节日的文化氛围。

 

月饼已经丧失了本身的承载使命

从上面不难看出月饼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种残杀传统节日文化的道具,人们把月饼进行漂亮的包装,将月饼商业化、奢侈化、等级化,让许多贫苦人民都买不起月饼,原本月饼充当的使命是承载传统文化,可被人们重新赋予另外一种冠冕堂皇的礼品使命,也从侧面反衬出中秋团圆成为一种社会的残留物,丧失了文化的流传,忽略了传统节日背后所蕴藏的文化以及历史背景,让人们慢慢的淡化这个传统节日背后的实质性内涵,我在想,以后人们吃月饼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送礼或者是谁送的,而不会想到与节日相关的习俗以及生存发展背景,久而久之,这个节日就无法传承下去。

 

韩国人是不是又要占有我们的中秋节日文化

   曾经,有人炮轰韩国人不要脸,占有了我们端午节的流传文化,最近有新闻爆出,对于中秋节,韩国规定放一个长假,同样也有人在担忧是不是韩国人又要进行文化侵占,其实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将这些文化节日有一个很好的继承流传,人家侵占得了吗?当下的中国人已经被金钱弄得神志不清,哪有心思去考虑文化氛围呢?这就跟推销保健品有一点相似,如果我把文化比作是保健品,把金钱比作是化妆品,很多推销保健品的人都知道,保健品当你吃下去后是不能立马见效的,所以很多人就怀疑保健品是假的,认为没效果,并且这种效果不但周期长,反而肉眼看不见,但是如果你是推销化妆品,他们往往会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他随便做一个面部清理就会马上看到效果,所以我们国人已经形成了一个惯有思维,在利益和成效面前,一定要马上看得见,捉得住,既然这样,如果我们不重视文化的流传,人家往往不需要侵占,我们也会拱手把这些文化送给人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