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二胎新政”所带来的副作用

(2013-11-22 00:42:38)
标签:

二胎新政

二胎新政的潜规则

二胎新政的监督

杂谈

分类: 见解、评论之声

  “二胎新政”出台后,许多人开始蠢蠢欲动,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已经沸腾起来了,正筹备着第二胎的生育,由于我是从乡镇长大再到都市生活的人,所以对乡镇和城市都有一些认识见解, 当这个新政策出来以后,我一直寻思着说点什么,通过一番思考,最终选择以挑刺的态度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自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在生育孩子这项工程上真让我有许多回忆,记得在我的童年,有一些老百姓因多生了一个或者多个孩子缴不起罚款被政府强行撤掉了房子,牵走了耕牛,拉走了自家喂养的家畜家禽,也被拖走了家里存放的一些农产品,当然还有强行把女人押送到医院堕胎的,在那个时候,一个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东躲西藏,是不敢轻易得罪左邻右舍的,因为怕对方控告,反而是低三下四的讨好周围的人,在一年一度的政策烽火中,总会看到许多家庭哭成一团,也会看到许多人利用潜规则贿赂政府官员,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应该有许多人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就是有一部分民办和公办教师因超生被卸甲归田,由于这些教师以前都是从代课教师转正到民办教师再到公办教师,也就是在他还是代课教师的时候就超生了,但是按照当时的政策是合法的,可是谁知道后来国家来了一个一刀截,说句实在话,这一幕幕的景象,在我心里觉得真是一场战争,充满了人情世故的淡漠,也充斥着尔虞我诈的勾当。在今天出台的这个新政策,关于新政策的内容我在这里就不说了,大家都可以在网上或者其他媒体上能看到,我是想说的另一方面,“二胎新政”会不会扩大中国的离婚率,会不会让潜规则更加的泛滥猖獗,给贪官创造更多的灰色收入,会不会又出现因举报控告让百姓相互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出现斗殴杀戮;会不会让人性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首先谈离婚率吧,大家应该知道房地产开发所延伸出来的房屋拆迁,在全国所有城市,为了能获得更多的拆迁款和分得更多的房子以及逃避税收,夫妻假离婚比比皆是,把那神圣的婚姻当成了获得物质的道具,许多人却假戏真做了,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作一个对比,在整个二胎政策中,夫妻间为了能多生一个孩子,会不会也假离婚,因为目前就有许多百姓和公务员搞这个勾当,并且这个政策出来让这些人有更大的空间渠道来玩弄假结婚,比如,A与B结婚,A是公务员,B是农民,按照政策他们只能生育一胎,如果他们想要第二胎,就可以采取一种措施,A与B离婚,再让B怀孕,马上又让B与单身的C结婚把这个孩子生下来,然后生下来后B与C离婚,而C又去找一个单身的D结婚过自己的日子,所以房屋拆迁与二胎新政的对策是相通的,往往把婚姻当做一种道具去获得自己利益是非常危险的,也是极度世故的。这种连环性的游戏很容易让婚姻破裂,高频率的离婚只会让社会更加恐慌,丧失更多安全归属感,只会让孩子的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

    其次来谈潜规则,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觉得政策越多,只会让潜规则更加猖獗,进而给反腐带来更大的阻力,那些想生育第二胎却被政策限制的人,他们是否会贿赂官员,开假证明,让他们获得“二胎新政”的庇佑,以前也有这种现状,但是所操作的范围和渠道都很窄,当新政策出来让他们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寻求出路,这一条我点到为止就是了,因为太透明会违背网络管理规则。

   再次来谈一下百姓间的勾心斗角,人是有嫉妒心和仇富仇官心理的,当一些人利用潜规则获得了利益,而那些没有背景的人肯定会出现心理落差,甚或两者之间本身就有其他矛盾,然后采取报复的手段进行举报控告,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不是反而给政策带来正面效应吗?是的,这样让政策更好的实施了监督效用,可是百姓间报复一旦形成连环反应,是不是从另一方面突显出了更多的民事问题呢。

   最后来谈人性的两极分化吧,有背景的人可以利用多边关系让自己独善其身,没背景的人要么不敢触碰政策,要么被政策背后的处罚条例所打压,这样就会加剧仇富仇官心理,一旦这种局面加重,我们的社会怎能妄谈和谐呢,没有和谐的社会环境,又怎么敢谈中国梦。

结束语:我谈这么多不是要反对新政策,我只是想提醒一下如何去监督,监督百姓思想意识,监督执行人的操控行为,监督政策的使命责任。其实任何一个政策都有利弊,但是一条政策是否健康,就好比医生给病人吃药一样,如果这药的副作用很大,虽然服下后能治愈当前的疾病,但是又会产生新的疾病出来,这样的话其实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一条政策的副作用一定在出台前就要有特定的措施进行预防。不过针对百姓来说,千万不要纯粹利用自己心理和生理的欲望去生育更多的孩子,一定要站在良知和责任的高度上去考量自己的状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