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烤箱里的漫时光

(2025-07-11 23:36:34)
标签:

文化

学习

教育

烤箱里的漫时光

杨少校/

 

 

 

厨房的窗台上摆着几个玻璃罐,核桃碎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光泽,杏仁片像撒落的金箔,桂花糖酱的瓶盖凝结着糖霜,冻干草莓脆、炭烧腰果、这些零碎的食材在晨光里静静等待,仿佛每个罐子都封存着一段与烘焙相遇的故事。

从去年秋天到今年仲春,我在烤箱的暖光里慢慢学会与面粉、黄油、鸡蛋对话,那些曾以为遥远的烘焙技,最终都化作了掌心的温度。

这得益于省老干部大学烘焙班陈沂老师的教诲。让我慢慢喜欢上了学做烘焙的热爱,把自己的生活烘烤出甜密。

记得陈沂老师去年中秋节前教我们做五仁月饼,把核桃仁、花生米、瓜子仁、炭烧腰果依次倒进锅里。用小火烘炒,坚果的香气像打开的香包,在教室里弥漫。核桃炒出外皮微焦,手一搓就脱下褐色衣裳;杏仁保持浅金色;当所有坚果切成大小不一的碎块,拌入桂花密,玫瑰酱和少许郞姆酒,那种复合香气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纸盒里的广式老月饼,原来儿时的记忆味道,藏在这些粗粝的碎仁里。

 

回家按照陈老师的配方、方法实践,和面时总掌握不好转化糖浆的比例,揉出的面团生生像个倔强孩子,不肯服贴。保鲜膜裹着面团在常温下静置3小时,我在厨房烤箱旁看着面团发呆,手指不停转动烤箱按纽调试,在碎坚果里拼贴做法记忆。

烤好的月饼从烤箱取出时,表皮泛着温润的光泽,中间微微鼓起,像被阳光晒暖的琥珀。咬下一口,坚果的香与饼皮的酥脆在舌尖碰撞,玫瑰酱的甜香从碎屑里渗出,忽然明白五仁月饼的妙处,就在于这种毫不掩饰的丰富,去年秋天的收获都包进了圆圆的饼皮里。

 

制作蛋挞虽然没有比月饼复杂,蛋挞更像一场与时间的温柔私奔。把蛋挞皮从冷冻柜取出,一个个整齐排列的褶皱托盘,像舒展的浅纸,当加热的淡奶油、牛奶、细砂糖和着蛋黄液,倒入挞皮的瞬间,仿佛在给小纸注入金色的蜜水。烤箱预热时“叮当”的声音,看着蛋挞皮在高温中层层膨胀,边缘的褶皱渐渐翘起,露出底下金黄的酥皮,挞液表面慢慢浮现细密的焦斑,像撒了一把爆花米午后阳光折射出金色褶皱。这时的蛋挞最动人,5岁的小孙女然然好奇地趴在烤箱前看蛋挞的模样,取出还未等冷却,就迫不及待拿勺子舀蛋奶芯。烫得小觜成了红樱桃,这是我记忆里最温暧的画面。

 

学做面包的日子生怕失败,占据我很多的心血。却也是我最享受的时光。筋面粉、高活性面包酵母、牛奶在面盆里初遇时,只是一团粗糙的面团,必须反复揉搓才能唤醒面筋的韧性。记得第一次揉面到半途,面团粘在指缝里甩都甩不掉,恨不得把面团扔了。请教陈老师才知道,揉面要像安抚闹脾气的孩子,反复按揉要恰到好处,当面团渐渐变得光滑柔软,能拉出薄薄的手套膜时,那种成就感比吃蜜还暖心。

发酵的过程充满魔法。将面团放入智能发酵箱里,面团在温暖的角落慢慢膨胀,像怀着秘密的云朵。记得今年早春室温太低,我把面盆放进烤箱,开着最低温的灯守着,看着面团一点点发起,仿佛在见证一场无声的生长。

烤面包时,麦香从烤箱门缝里溜出来,跑出厨房,到客厅,钻进卧室,引得在做作业的大孙子奇奇从凳子上跳起来,忍不住凑到厨房门口。说:“奶奶我都流口水了,我要吃五个面包”刚出炉的面包要立刻刷一层融化的黄油,或蛋黄液。金黄的色泽让人心生欢喜,咬一口能看到细密的气孔,像藏着整个春天的蜂巢。切片抹上草莓酱,辣椒酱、或是夹着煎蛋生菜,这样的早餐在梅雨时节的清晨也多了几分香甜。

 

烘焙教会我的,是慢下来的勇气。揉面时发酵时的耐心等待,烘烤时的静静守望,都让我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找到了一处宁静的港湾。当烤箱的热气扑在脸上,当第一口甜在舌尖融化,那些关于食材的秘密,关于时光的故事,都化作了内心的满足。

原来,所谓的私密生活,不过是在厨房的方寸之间,用双手创造美好,让平凡的日子,也能像烤好的面包一样,散发着温暖而迷人的香气。

再看窗台上的玻璃罐,核桃碎、花生米、玫瑰酱依然静静躺着,但它们不再是简单的食材,而是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时光碎片。

每次打开烤箱,都像是打开一个充满期待的宝盒,不知道会烤出怎样的惊喜,但我知道,只要用心去做,每一份甜点都会是生活最温柔的馈赠。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党的阳光雨露滋养的,我们且行且珍惜。

 

 

 

 

20254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