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教育契机,点亮孩子童年
(2023-11-23 12:53:19)幼儿园的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的教育,《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并提供适当的引导。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一日生活中应时刻保持对幼儿活动、行为及周围环境的敏感度,及时抓住教育契机,点亮孩子的童年。
记得有一次吃过午饭,我带着孩子们有序的进行着餐后散步活动。走到幼儿园小公园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分散活动一会。接着快到午睡时间了,我提醒孩子们整队回班,但是没有人理会我,全都围拢在一起,好像在议论着什么。我再次提醒孩子们回班,还是没有人回应我,好像所有人都没听见我说话一样,继续聊着他们的话题。我想知道是什么事情这样吸引着孩子们,就走近一看究竟,原来所有的幼儿都被一只瓢虫吸引着,就听见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议论着这只小瓢虫。我本想再次提醒孩子们回班,但是转念一想,孩子现在兴趣这么高,何不利用这个很好的时机带幼儿共同了解一下瓢虫?“原来是瓢虫啊?”我发出特好奇的声音说着。马上有人回应我:“是七星瓢虫。”我开始有意识引导孩子们观察这只瓢虫身上有几个点?孩子们都认真地数起来,“1、2、3、4、5、6,有六个点”我继续提问:“那你们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呢?”大家异口同声“益虫。”“那你们知道六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呢?”这下,所有孩子都没有了声音。过了一会,我听到有孩子说:“是害虫。”也有幼儿说:“是益虫。”我开始向孩子们介绍了许多种瓢虫:“其实瓢虫有二星瓢虫、六星瓢虫、七星瓢虫、十二星瓢虫、十三星瓢虫,这些都是益虫,他们会吃掉许多的小害虫,来保护植物。”有幼儿问道:“难道没有坏的瓢虫吗?。”我回答:“当然有,十一瓢虫和二十八瓢虫就是害虫。”孩子们都大声的呼喊:“这是六星瓢虫,原来它也是是益虫呀!”于是,我进一步引导:“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益虫呢?”所有孩子异口同声回答:“我们应该保护益虫”。“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回班休息了?”所有孩子都回应我:“回班喽。”这次小小的经历过后,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更多了一份好奇心与观察能力。
幼儿在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情绪特点,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受情绪的支配,当他们对某种事物或想象所吸引而兴奋的时候,孩子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头脑里的问号特别的多,语言的表达也生动,也更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教育。这次在孩子们的强烈求知欲的条件下,我与孩子们共同探讨瓢虫的特性,以及外部特征,让孩子们的记忆变得更加深刻。因此在一日生活中,我们要抓住对孩子进行随机教育的机会,让孩子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