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革种业体制增投入

(2022-04-12 17:52:29)

魏章官

改革种业体制增投入

(罗源湾碧里乡观察海边乡办火电厂。2017年摄)

目前,福建省种子工作正处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初级阶段,亟待朝着种子专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把种子作为一大产业来办,使种子工程实现以科研为龙头,以基地为依托,以繁育为纽带,以推广为手段,以增产为目的。为此,必须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没更新。农业良种的科研工作者也是劳动者,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应当包括他们,不能让育种的不如制种的,制种的不如卖种的。应该让育种制种单位在一体化经营中成为农业企业。

这些都需要上级相关部门更新观念,以实际行动给予支持。可是,前个时期,有关部门不但没有为选育单位批准种子经营许可证申请,还给予阻挠拖延。有的单位或个人没有种子,可拿别人种子出售赚钱。你选育的种子,却不让繁育,不让卖,只许二盘商三盘商赚钱,而不让育种者赚钱,岂非咄咄怪事!

二是管理体制不适应。目前,除省种子总站和省种子公司政事企分开外,全省各地(市)县种子公司和种子管理站仍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政事企不分,政事企“三位一体”,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严重。

各级种子公司既分散又“小而全”。有的种子公司自身没有生产基地,所销售的种子多为“二手货”,且靠行政干预供销,不利于种子竞争经营,优胜劣汰。

三是科研成果转换难。种子选育单位没有生产经营权,种子生产基地不能直接进入流通领域,造成种子选育单位与育种的科研成果转化难,自身经济效益低。

据了解,目前福建县(区)级以上专业育种科学研究机构有78个,育种科研人员470人,选育并通过审定杂交水稻和常规水稻种子120 多个。但到目前止,有关部门只审批三明、南平市农科所和尤溪县管前农技站三家的种子经营许可证。选育单位不能生产经营自己的成果,影响了育种者的科研积极性。

四是育种科研周期长。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时代,有条件缩短科研成果转换周期。但按现有的科研体制,选育的新品种经品试、示范、中试到推广,需要七八年时间。如果实行育繁销一体化经营,只需三四年时间。

由于育种单位与育种者不能生产经营自己选育的品种,严重影响了科研单位的经济收入,加上目前科研经费严重不足,投入少,造成科研周期较长的新品种示范推广后劲乏力,良种更新换代速度缓慢。

此外,还存在着良种繁育基地基础设施脆弱、育种科研队伍老化、不少农业科研人员与基层农技站人员“农转非”等问题。

喜新厌旧,大胆超越,是科技工作者的追求。“被育种界公认为难以超越的谢华安“明星稻”汕优63,有待于选育更好的良种超越它。可是,这么长时间极少选育出超越汕优63的新组合,即使选育出一些新组合,也未能迅速地应用于生产,问题的症结恐怕就在于目前农业科研体制和种子生产经营机制没有得到改革。

因此, 种子工程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最终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也只有改革才能促使种子工作实现新跨越。

(福建日报1997年12月15日,此篇为《种子呼唤产业化》长篇述评第3节。2022年4月12日选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