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章官
引资创办工业区,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增长点。
福建省已创立了官办投资区(马尾)、侨办投资区(福清宏路),而福州郊区鼓山乡,却创办了全省第一个民办投资区——福兴投资区。一年多来,引进日、美、新、马、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41个。到3月中旬吸收外资额达1.1亿美元。
1990年福州市批准鼓山乡建立福兴投资区,放手让乡领导对外公开洽谈招商,核定地价,组织各项设施建设。投资区管委会主任、乡党委书记冯志殿对记者说:“开始,我们也有一点怕。投资区光是水、电、通信等10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我们乡就投资1.5亿元。这不会没风险。弄不好,我们这些乡领导的责任就大了。
但是,人总得有点冒险精神,才能干出一番事业。上级敢放手,我们就该放胆干。”
敢干更要实干。他们抓紧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一条长 3公里、宽30米的区内道,110千伏变电站,架通600门程控电话线路,铺设了日供水 5万吨的自来水管道和日供气 5万立方米的煤气管道,已开始供水供气。
鼓山乡还认真贯彻执行扩大开放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有关规定,以项目带开发,以土地促开发,广招四海客商,港澳台侨外商一起招,大中小项目一起引,生产性项目与服务性项目相配套。同时,搞好服务工作,专人负责为投资者代办立项、报批土地和营业执照的手续,帮助解决建设和生产中的基建施工、协调关系、资金周转等疑难问题。
“栽好梧桐树,招得凤凰来”。一年多来,前来投资区考察、洽谈、投资的客商达 500多人次。许多业主自己的项目在福兴落户后,把亲朋好友也拉来,形成外商投资的“裙带”效应。
鼓山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先生、福盈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先生、金匙摩托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先生,都为投资区引来了一些企业。嘉峰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先生认为,这里投资环境好,前不久特地带来公司总裁和两位日商,商议扩大投资,增加项目问题。目前,这里已形成外商放心投资的良好气候。
今年是福兴投资区创建第二年,目前正进一步抓好区内及延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服务、游乐设施的配套建设,扩大服务领域,搞好优质服务。力争再开发用地 66.6公顷,吸引外资5000万美元,建成投产15至20 家企业。
(福建日报1992年3月27日,2022年4月11日)